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下,西藏先民以非凡的智慧、开阔的胸襟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创造出了具有鲜明地域、民族特色的灿烂文化。一件件精美的传世珍品,诉说着祖先的故事,传承了人类优秀的文明。众多来自历代中央政府的颁赐品,更是西藏和祖国内地紧密联系的历史见证。为更好的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和加强文物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肩负弘扬历史、传承文明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让历史说话、让文物活起来,拟展出120件(套)文物,甄选自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西藏博物馆三家单位典藏,时代跨度上迄北魏、下至新中国,均为同类器物中的精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充分展示千余年来西藏文化艺术的精髓。
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西藏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记忆历史,传承文明,在建设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和世界旅游目的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单元 史海钩沉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七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王朝联姻,开启了和同一家的历史渊源。历代中央政府通过各项政令措施,对西藏地方实行了有效管理。为稳定西南边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融,历代中央政府频繁敕封西藏地方政教上层人物,并颁赐精美的工艺礼品。这些历史遗珍糅合鲜明的汉藏文化元素,传递着中央政府对西藏的关怀之情, 鉴证了祖国内地和西
藏地方深厚的历史渊源及唇齿相依的亲密关系。
第二单元 妙相梵容
作为西藏传统文化的精髓,藏传佛教在穿梭时空的历史记忆里,创造并留下了内容丰富而形式多样的历史文化信息载体。公元七世纪,佛教经祖国内地、尼泊尔、印度等地传入西藏,逐渐成为佛教文化的重要发扬地之一。佛教造像、经典和法器等宗教实物的营造成为西藏 文化艺术中最具特色、成就斐然的领域,代表了西藏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准。
第三单元 指尖神韵
唐卡为藏文音译,即为卷轴画。 唐卡艺术最初以绘画形式为主,用天然矿植物颜料在布帛上作画,成品多悬挂于寺庙或经堂内,是藏族特有的宗教艺术形式。唐卡绘画以宗教题材为主,也有藏族历史、文化艺术、天文历算、藏医药学的内容,被誉为西藏文化的百科全书。按地区和风格不同分为尼泊尔、齐乌岗、勉唐、钦则和噶赤五大画派。随着文化交流和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出现了缂丝、堆绣、刺绣、织锦等工艺制成的唐卡,用料考究,工艺精湛,为唐卡艺术宝库增添了新的光彩。
第单四元 珠围翠绕
西藏独特的高原地貌、历史文化和经济形态,造就了独特的民俗风情,衣食住行体现出鲜明的地域差异。农区民居以土石建筑为主,白墙红顶,简洁明快;服饰偏爱艳丽色彩,佩饰种类繁多。牧区百姓则以帐篷为家,服装以皮质为主,样式古朴粗犷。藏族服饰以其丰富的造型和绚丽多彩的色彩以及独具匠心的装饰成为了西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瑰宝。此次展出的藏族饰品,取材贵重,精工巧作,显示了藏族工匠高超的技艺水平和藏族人民独特的审美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