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圣陶先生曾在《藕与莼菜》一文中这样描述:“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巾,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这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康健的美的风姿。”寥寥数语勾画出水乡妇女的服饰与劳动之美。
江南水乡妇女自古便有自己流行的服饰,苏州(原吴县)东部一带的农村地区更为讲究,其中又以甪直镇最富有代表性。
甪直古名甫里,是江南水乡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望阳澄湖,南临澄湖、万千湖,西靠独墅湖、金鸡湖,镇内市河与吴淞江、清水江、南塘江、界浦江、大直江相通,素有“五湖之厅”“六泽之冲”的美誉。丰富的水系孕育了水乡的特色和富绕,以甪直为代表的苏州(原吴县)东部地区,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开始了水稻的种植。此后数千年,当地居民因地制宜,世世代代耕田种稻,稻作农业逐渐成为其主要的生活来源。
在此背景下,一代代农村妇女在劳动中,创造发展了包头巾、拼接衫、襡裙、襡腰、胸兜、拼裆裤、卷膀、百衲绣花鞋等独特的水乡妇女服饰。这些服饰最初是为了适应田间劳动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但水乡女子的聪颖灵巧将这些普普通通的土布衣衫装点得精细多姿。她们梳盘盘头,身着俏丽的拼接衫,下穿襡裙拼裆裤,足蹬一双绣花鞋,从少女到老妇,在光阴流转中演绎着水乡女子平凡又踏实的一生。
2005年6月,甪直镇文体中心将该服饰命名为“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并成功申报为苏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年5月,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凝结着水乡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与造物智慧,是近代甪直镇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缩影,不仅呈现了形式多样的艺术特征,也是甪直水乡民俗文化、民间技艺得以展现的重要媒介。因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常被赞誉为“苏州少数民族服饰”。其蕴含着的众多珍贵的有形及无形资源、物质和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持续深入地研究与传承。
甪直水乡妇女日常穿着的服饰,主要有包头、拼接衫、襡裙、襡腰、胸兜、拼裆裤、卷膀、百衲绣花鞋八大件,此外还包括鬓角兜、长裙、夹袄等。随年龄和季节的不同,产生丰富的变化。按年龄可分为中青年妇女服饰和老年妇女服饰两大类。按季节可分为春秋季服饰、夏季服饰和冬季服饰。举行礼仪活动时,还有专门的甪直水乡妇女礼仪服饰,包括婚礼服和寿衣等。
其中春秋季服饰的特点最为突出,面料多用花布、土布、深浅士林布等,色彩对比鲜明,艳而不俗,几种面料拼接而成的服装剪裁得体,缝工精细,装饰性很强,拼接、滚边、纽绊、带饰、刺绣等装饰工艺很好地显示了服装的风格特征。既可穿用于田间劳作,也可用于“打莲厢”“唱山歌”等文娱活动。
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吴中博物馆对馆藏的一百余件甪直水乡妇女服饰,进行了系统的清点、分类、登记造册等工作,并采取清洗、修补、除皱等保护措施。期间,走访调查了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博物馆、传习所等保护展示场所,对甪直非遗工作主要负责人、裁缝师傅及水乡妇女进行口述采访记录,为其保护传承工作留下阶段性的调研成果。“青莲衫子藕荷裳——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展”于3月8日至6月11日在吴文化博物馆二楼吴颂展厅展出。
江南水乡妇女自古便有自己流行的服饰,苏州(原吴县)东部一带的农村地区更为讲究,其中又以甪直镇最富有代表性。
甪直古名甫里,是江南水乡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望阳澄湖,南临澄湖、万千湖,西靠独墅湖、金鸡湖,镇内市河与吴淞江、清水江、南塘江、界浦江、大直江相通,素有“五湖之厅”“六泽之冲”的美誉。丰富的水系孕育了水乡的特色和富绕,以甪直为代表的苏州(原吴县)东部地区,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开始了水稻的种植。此后数千年,当地居民因地制宜,世世代代耕田种稻,稻作农业逐渐成为其主要的生活来源。
在此背景下,一代代农村妇女在劳动中,创造发展了包头巾、拼接衫、襡裙、襡腰、胸兜、拼裆裤、卷膀、百衲绣花鞋等独特的水乡妇女服饰。这些服饰最初是为了适应田间劳动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但水乡女子的聪颖灵巧将这些普普通通的土布衣衫装点得精细多姿。她们梳盘盘头,身着俏丽的拼接衫,下穿襡裙拼裆裤,足蹬一双绣花鞋,从少女到老妇,在光阴流转中演绎着水乡女子平凡又踏实的一生。
2005年6月,甪直镇文体中心将该服饰命名为“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并成功申报为苏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年5月,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凝结着水乡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与造物智慧,是近代甪直镇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缩影,不仅呈现了形式多样的艺术特征,也是甪直水乡民俗文化、民间技艺得以展现的重要媒介。因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常被赞誉为“苏州少数民族服饰”。其蕴含着的众多珍贵的有形及无形资源、物质和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持续深入地研究与传承。
甪直水乡妇女日常穿着的服饰,主要有包头、拼接衫、襡裙、襡腰、胸兜、拼裆裤、卷膀、百衲绣花鞋八大件,此外还包括鬓角兜、长裙、夹袄等。随年龄和季节的不同,产生丰富的变化。按年龄可分为中青年妇女服饰和老年妇女服饰两大类。按季节可分为春秋季服饰、夏季服饰和冬季服饰。举行礼仪活动时,还有专门的甪直水乡妇女礼仪服饰,包括婚礼服和寿衣等。
其中春秋季服饰的特点最为突出,面料多用花布、土布、深浅士林布等,色彩对比鲜明,艳而不俗,几种面料拼接而成的服装剪裁得体,缝工精细,装饰性很强,拼接、滚边、纽绊、带饰、刺绣等装饰工艺很好地显示了服装的风格特征。既可穿用于田间劳作,也可用于“打莲厢”“唱山歌”等文娱活动。
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吴中博物馆对馆藏的一百余件甪直水乡妇女服饰,进行了系统的清点、分类、登记造册等工作,并采取清洗、修补、除皱等保护措施。期间,走访调查了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博物馆、传习所等保护展示场所,对甪直非遗工作主要负责人、裁缝师傅及水乡妇女进行口述采访记录,为其保护传承工作留下阶段性的调研成果。“青莲衫子藕荷裳——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展”于3月8日至6月11日在吴文化博物馆二楼吴颂展厅展出。
吴文化博物馆
上一篇: “她”乡遇故知——科举、教育与女性馆藏文物展
下一篇: 丽人行——瓷器上的女性图像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