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0年代,法国兴起了具体艺术(Concrete Art)运动,强调图像必须是由纯粹的平面、线条和颜色构成。绘画里的这些元素除了代表其自身外,不代表世间任何;除了表达其自身外,不具有其他代指。这一行动的目的是将绘画从有限的“符号”代指中解放,以求艺术之无穷。1954年,日本“具体派”也同样地使用了这一词汇,把日本的艺术从旧时代的极权主义漩涡之中抽离为目的,并通过行动的“具体性”宣告新时代的精神自由。
本次展览以“具体绘画”为主题,从历史之中抽取“具体”的概念,观察每一位艺术家创作生产逻辑中的“具体性”和“差异性” ,并在潜在的、未知的、各种可能性中组成坚实面,进而体现“具体”。相较于过往对作品的“趣味”和朴素“社会学”方法的研究,本展览希望使艺术家作品的“真实感”和“接触感”成为最显现的特征。
本次展览以“具体绘画”为主题,从历史之中抽取“具体”的概念,观察每一位艺术家创作生产逻辑中的“具体性”和“差异性” ,并在潜在的、未知的、各种可能性中组成坚实面,进而体现“具体”。相较于过往对作品的“趣味”和朴素“社会学”方法的研究,本展览希望使艺术家作品的“真实感”和“接触感”成为最显现的特征。
上一篇: “从馆藏出发”专题研究展:大道至简——张仰浚的图案写生变化
下一篇: 亚洲第二届设计迈阿密展会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