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当代艺术丝路行
策展人:安杰拉·泰切
北京中间美术馆荣幸地迎来2023年首个国际艺术大展“意大利当代艺术丝路行”,该展将于2023年2月24日至4月15日在中间美术馆的一、二层展厅展出。由艺术史家、评论家和策展人安杰拉·泰切(Angela Tecce)策划,“意大利当代艺术丝路行”将通过30余件作品呈现30余位跨越多个代际的艺术家的创作。这个展览中的艺术家名单构成了二战之后意大利当代艺术史的一个索引。从出生于1920年代到1980年代的每个代际中,均有数位佼佼者参与此展。作品的创作时间最早为1967年,最近为2020年,横跨半个多世纪,其中以2010年以来的作品为主。不仅展示那些已经颇具知名度的艺术家的作品,也格外重视推出年轻艺术家的创作,向观众呈现意大利当代艺术的综合全貌,尤其是近年来涌现的各种不同的趋势。作为秉持独立思考和实验精神的当代艺术机构,中间美术馆长期关注和支持非商业性的艺术和人文探索。这也正是“丝路行”这个展览,通过这些观念性的创作,展现出的一种严肃的品质。
这30余件自1960年代以来创作的作品,同时体现了本次展览的美学和史学价值,展示了一幅相当具有特色的图景。艺术家自由地动用从绘画、摄影、雕塑、装置、文字到录像等多元的创作手段和创作方式。艺术早已不再纠结于本质主义的审美境界、语言范式和技巧等范畴,也不是对大师的杰作的欣赏和膜拜。艺术连结着思想和意义,思想和意义的存在也参与界定艺术,而意义并不局限于某一特殊的语言,也不存在一个正确的创作艺术的方式。艺术已是一个综合体,既是一种文化实践和哲学思考,也同时是一种美学的实践。当我们在这个展览中看到某一位艺术家的某件作品的时候,我们不再仅仅以观看的视觉方式去对待它,而是需要去了解和思考每一件作品所处理的艺术史议题、社会议题和历史议题等。每一件作品背后凝结的是每一位艺术家个人的创作谱系,以及他/她所身处和关注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这30余件作品也是一份索引,提供了进入多个议题、社会现象、历史事件、文化线索和艺术史语境的切入点。它们是进一步探索意大利当代艺术创作、文化和生活经验,以及历史脉络的一扇窗口。参展作品这一特色呈现在展览的整体风格中:所有作品都体现了一种与意大利形象艺术文化整体和意大利自然风景或名胜古迹有关的深刻联系。作品涉及的主题聚焦于“旅行”、“相会和交流”及“发现”。这些主题有助于提供一种经过艺术语言过滤的意大利视角,也有助于加深彼此的理解,从而达成在文化、道德、社会等领域的合作目标的共识。
“意大利当代艺术丝路行”国际巡回展作为中意文化旅游年的重要项目,由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推出,加卢佐基金会实施,得到意大利文化部的支持。本次北京站的展览由中间美术馆和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主办。整个展览构想和组织的历史背景是欧亚大陆自中世纪开始流行并在历史中逐渐形成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覆盖着路上和海上交通,来自各个地域的人们在此沿线进行着丝绸与其他商品的交易,组成了纵横交错的交易网络。这个庞大的网络促成了频繁的活动和人口的混合,引起了知识、思想、文化和信仰的交往,给亚欧人的历史和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次巡展从丝路古道终点国意大利出发,回溯而行,将意大利当代艺术带到不同站点:基辅、安卡拉、第比利斯、塔什干、北京、重庆,留下了一份有关美的文化和传统的印记——正是这种印记让本次旅程构成了东西方之间的永恒连结。这条由各种故事、传闻、体验和交流交织而成的线好比今天的网络。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经历,翻开了令人震撼的新篇章,在那以后,只有网络世界才复制了同样密集的关联。沿着组成丝绸之路的千万条路,变化和进步之风演变成了一张网络,这张网络一直代表着欧亚大陆的中枢神经系统。关于知识和协作的令人惊叹的交织鼓励我们重走这些道路。我们开明的祖先,早已将这些道路转变成知识、财富和友谊。
今天,通过当代艺术创作的展示,重新提及这段古老的历史,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在国与国的彼此环绕和交错中,重新理解历史。艺术提供了一种珍贵的视野,让我们意识到,观念领域和政治领域是可以彼此分开的,想象的世界和实际的世界也是可以分别处理的,艺术的卓越想象力和政治权力的策略可以是不一样的。在这个意义上,充满哲思和诘问意识的当代艺术保持了它与权力、商业秩序和国家的紧张关系,也可以成为连接起自由思想的链条。中间美术馆很高兴参与这个再次构想全球网络的努力,正如这个展览中的艺术家和作品仅仅是一个索引一样,这次展览的实现也仅仅是这个以艺术和思想再创全球联盟的开端,未来可期。
上一篇: 夜路——张伟眼中的赵文量与杨雨澍
下一篇: 与天无极 璀璨秦中——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