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共识宇宙

  • 展览时间:2022/12/30 — 2023/02/28401
  • 展览空间:盒子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白皮书与Web 3.0元宇宙》

白皮书最早源于一种政府部门、公司企业就某个专门政策、专门提议、专门产品首次发表的正式文件。这种文件为了突显权威性,往往行文规范、文字简练,讲究事实清楚、确定。其物理文本通常以白色封面装帧、白纸黑字印刷,不作任何装饰,故俗称“白皮书”。2008年10月31日,中本聪在一个隐秘的密码学讨论组上贴出了BTC系统的白皮书《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在这份文件里,中本聪完整地阐述了BTC的原理以及虚拟货币的理念。BTC白皮书被视为区块链技术首次公布的标志性文件。区块链技术所催生的价值传输互联网,预示了Web 3.0元宇宙的新纪元。

1992年尼尔·史蒂芬森在小说《雪崩》中提出的那个元宇宙,属于“全真派元宇宙”。这是建立在传统互联网结构上的一个中心化的元宇宙,强调的只是沉浸式的、虚实融合的互联网体验。2009年1月,BTC区块链第一个创始区块被中本聪挖出,预告了分布式记账的“账本派元宇宙”的出现。用户们发现,在区块链与通证技术的加持下,他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使用虚拟的数字货币,拥有个人的虚拟资产。“账本派元宇宙”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数字世界的“包产到户”。“账本派元宇宙”中,所有的数据、身份和资产都属于用户个人,不再归属以前互联网的中心化数据库和垄断性大厂。由此,借助密码学的支持,用户数据储存在分布式记账与存储的网络节点上,形成去中心化网络的大规模协作的共识机制。区块链上的智能协议与通证技术既保证了用户数字身份、数字资产的独一无二性和隐私性,又提供了供应链、电子商务等各种应用场景,符合1993年《加密朋克宣言》所追求的互联网愿景:隐私保护、信息共享、价值传递和自由意志。一旦个人的数据和数字资产得到保护,元宇宙才是公平的共识宇宙:人人可参与,人人可拥有;有劳者有得,多劳者多得;集体维护、集体治理,又为所有人的利益服务。

1863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讲时提到的三个词:Of the People(民有)、By the People(民治)和For the People(民享)。那么,在如今的虚拟空间,这三个词则演变为Of the Computers(机有)、By the Computers(机治)、For the Computers + People Behind(人机共享)的意义结构。虚拟世界中的机器权利与数字秩序,其实是追求人类存在意义的艺术家、设计师与追求互联网终极形态的科学家、程序员相互交叉、交叠的一种Web 3.0元宇宙愿景。2021年出圈的Web 3.0元宇宙,其实就是建构于区块链与通证经济基建设施之上的一种共识宇宙。它既可以赋能现实世界的本宇宙,又可以桥接、打通平行于现实之上的各个链上虚拟宇宙。Web 3.0元宇宙从科幻走向现实,构成物理与非物理形态共融、线下与线上虚实共生的无限世界,从而给每个用户的链上数字资产和数字身份带来一个广阔的、富有想象力的应用场景,这种应用场景指向了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型社会形态。

文/策展人 顾振清
2022.12.03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