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寻“他者”——第七届广州三年平行展

  • 展览时间:2023/01/10 — 2023/04/10458
  • 展览空间:与亨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他者”(the Other)在西方哲学体系中有着深厚的渊源,它是相对于“自我”而形成的概念,泛指自我以外的一切人与事。从经典哲学到后现代哲学,他者的概念也在不断演变,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也在这种论述中逐渐从融洽走向了不平等最终迈向对立。尤其是在后现代哲学中,由于他者概念中暗含的边缘、压迫和边缘属性,使得其在反殖民,追求自由、平等和解放的后现代文艺批评体系和政治经济的论述中被广泛的引用。

20世纪开始,全球化对消费市场整合的诉求和追求族平等、种族平等、性别平等的多样化实践不谋而合。中心与边缘、帝国与殖民地、都市与外省、身份平权等多层次、立体化和结构性的对话与沟通被简化为易于理解、平面化的符号,并整合进消费话语之中,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又将这些符号和消费图腾进一步泛化,客观的感觉表达被纯主观的情绪所替代,启发性信息被扭曲性信息所替代,语言被图像所替代。因此,寻找他者的过程变成了一种最低级别的社交,迁就和赞同替代了否定和辩论,他者的否定性让位于同者的肯定性,同质化的暴力开始以一种不可见的形式扩散,并在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之下固化为一种社会结构,变成对存在的遗忘。

但是,他者的否定性作为衡量同一者的尺度,其蕴含的他异性和不可知性让人心生好奇和恐惧,这也是人类创造力的来源。面对纷繁的当代城市生活,我们只有通过回归传统、回归日常,回到我们已然生疏的乡村、被遗忘的工业锈带,展现一种“对他者的伦理责任,并善待他者”,不断将他者纳入自我意识,从同一和他者的对抗中形成一种全新的与现实的关系、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对“实然”的不同理解。在本次展览中,黄于纲、杨培江、陈炳佳、林于思、梁国辉五位艺术家分别从城市与乡村、局外者与局内者、现代与传统等多个维度重构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将一种他者诗学赋予给我们的日常生活。


与亨美术馆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