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前言
涓涓流水,携彩而行,四川美术学院水彩画系(专业)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回顾这二十年,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中的坚守和演变,这是一条隐约可见的谱系和脉络。“凝结与显现”有耕耘与收获之意,本次纸上作品展从三个单元陈述,用“图像的维度、视觉的文脉、教学与共建”,系统呈现了艺术家、老中青教师以及历届学子们跨越数十年的作品,希望借此传递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的硕硕成果,讲述在践行美育的历程中,始终孜孜求索的精神线索,和口讲指画的教学授业。展览能够完整看到一个多样的水色图像和存在图景,作为美院学科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水彩画专业团队贯穿始终的是四川美术学院一直秉承的“志于道,游于艺”。
重庆,水与雾是这座城的灵魂,它孕育和滋养了标识中国西南地区的水彩画风貌。新中国后,川美先驱李有行先生致力于水彩、水粉画的发展,构建了川美水彩画的文脉基石。后续有杜泳樵、黄惟一、李景方、刘明明、龚玉等先生的推动和发展,川美水彩画形成了自己敞开的鲜明特点。现在,植根于四川美术学院自由、当代的学术传统和“艺与道”的办学精神,水彩画教学倡导启发、发现每位学生可贵的创新,培养搭建一个独特的自我出口,在较宽的学术自由度和置身于美术史的时空视野中,鼓励学生凭借自我的独特视角,强调艺术表达的鲜活与犀利,凸显水性材料绘画的特点与风格,和初建社会责任意识的人文转换。显然,在参展作品中,很容易发现依托于以上理念的高光点。
此次展览希望通过对一个专业二十年的发展进行梳理,为观众呈现一个宏观的教育背景下的集体“肖像”。这些集合了奠定者、推动者、建设者、践行者和求知者的群像,说明了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水彩画系的源起与现状,同时更重要的是现状所指向的未来,对目前的师资团队,必然会面对的再发展的问题该如何应对。应该说,川美的水彩画专业群体在川美是幸运的,期望在学院温厚的学养中,看向下一个二十年,完成源自传承的全新的历史书写。
陈勇劲
2022年8月27日于武汉
上一篇: 影像时刻
下一篇: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助力乡村振兴 九江农民书法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