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京、孔维克、史文集艺术馆开馆展

  • 展览时间:2015/12/08 — 2016/02/081146
  • 展览空间:深圳市旭生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著名画家王西京、孔维克、史文集艺术馆落户深圳旭生美术馆,开馆仪式定于12月8日上午10:30在深圳旭生大厦举行。

    诚挚邀请大家于2015年12月8日下午3:00前往深圳旭生大厦一楼,参加用画笔描绘深圳传奇35年“画说深圳”百米长卷展开幕式既王西京艺术馆、孔维克艺术馆、史文集艺术馆开馆仪式。


王西京简介


    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安,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中国画院院长、西安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西北大学、云南大学、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一级美术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获“中国时代先锋人物”、“第四届中国改革十大最具影响力新锐人物”、“陕西省红旗人物”、“陕西省行业领军人物”、“陕西省优秀共产党专家”、“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王西京在2000年荣获日本政府“国际阿卡得密奖”和“教育文化勋章”;2002年荣获汉城国际书画大展“国际贡献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奥林匹克运动”特奥金质奖;2003年获日、中、韩“国际美术节大展”金奖和“中国北京国际美术节”特等奖;2005年获“法国国际美术沙龙展”特别奖,是我国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艺术家。



    当巨大的落日的余晖映在茫茫的西北高原上时,夕阳被踩碎了。于是,画便产生了。那是心对落日的回报。

    我生长在陕西,我热爱这里。我相信,我深受它的影响。

    一个艺术家作品风格的转变显示着作者内在思想的转变。从我这些作品不同趣味、风格的变迁中,读者当能窥视到我情绪、感受的嬗递。我的成熟、我的缺欠。据说现代哲学认为,人生并无终极目的,或终极实现。它只是一个过程。倘若如此,我便希望自己的这个过程的每一步都是真实的,充分的。同时,整个过程又是不断变化、更新,充满着一次次艰辛、悲哀而又光辉的复旦的!


王西京

2015年11月15日写于西安中国画院


孔维克简介


    祖籍曲阜。为孔子第78代嫡系裔孙。其作品屡屡在全国及国际性重要展示活动中获奖,并经常在国内大型专业学术刊物中作专题介绍,被新闻媒体跟踪采访,获得全国权威专家、学者们的高度评价。代表作有《公车上书》、《杏坛讲学》、《孔子周游列国图》等。孔维克现为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文化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民革山东省委副主委、山东画院院长。



    20世纪80年代,我接到一个青年学子的来函,他寄来一宗绘画作品的照片让我指导。我欣喜地看到还有一些年轻人却在敏锐地接受着新鲜事物,以开阔的胸襟在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对我们的优秀传统有着天然的承接,很好地接受着中西两个文化系统的信息,并进行着有效的整合、消化、吸纳,以自己聪慧的理解,画出了当时感到全新的一种感觉,那些画虽然有些稚嫩,但我却从中看到了一种希望、一种年青人充满艺术活力的希望。孔维克就是这个年轻探索群体中的一位。

    尤其可贵的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现实主义与中国传统笔墨相结合这一新人物画的传统。他的代表作品《公车上书》从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展的铜奖到2009年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历经20年的反复锤炼,这张二度创作的作品一经问世即广受好评,在上海美术馆展出时我也仔细看了,作品无论构思立意,还是场景的烘托、人物的组合、面部塑造、人物衣服的笔墨表现等都有了新的突破。这使我看到了现代中国人物画的艺术跨度和卓越的笔墨表现,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前景不像有些人想像的那么消极,它在当代确实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人物画在中国画的发展长河中,产生虽然较早但发展却非常缓慢。是近代、特别是现代的中国国情推动了它全新的蜕变性发展,并使之呈现出新的艺术状态。中国水墨人物画很难画,因它牵扯的因素很多、很复杂。我们没有西方绘画中关于表现写实人物那种几千年的厚重传统,我们又确实有中国笔墨传统的座座金山,另外,我们又面对中国的社会变革所引起的文化嬗变和西方绘画观念的相互比照,在这其中如何继承、借鉴和整合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在这里理论的说教是苍白的,全靠画家们用画笔的实践来解决问题,这也是几代中国人物画家须共同努力的学术课题。我由衷地希望包括孔维克在内的一代代年轻的人物画家们甘于寂寞、不辞辛劳,在中国人物画的这片沃土中敬业地去耕耘,不断将中国人物画推向新的高度。


方增先

2011年6月20于上海


史文集简介


    史文集,字历久,号梅庵。1962年5月生于陕西省宝鸡市,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艺委会主任,深圳印社副社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深圳市宝安区文联副主席,深圳市宝安区美术家协会主席,深圳宝安画院名誉院长,第五届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宝安区政协常委。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并获奖,并被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及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日本、新加坡、德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收藏,另有作品被河南翰园、宋林、河北获鹿、陕西东湖等碑林勒石收藏。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山东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书法报》、《深圳特区报》、《美术观察》、《炎黄子孙》等多家媒体曾对其书画篆刻作专题报道。



    我与文集认识数十年,对于他的画品人品以及对文化事业的贡献,我是非常肯定的。他不仅善对生活,且精于书画研究,对艺术的求索有着“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之精神,他是一个真正从大西北走出来的一位才华横溢的才子。丰富的社会阅历,扎实的基本功,西安美术学院诸多名师的点拨,长安画派的艺术造诣、广博而深厚的学识造就了文集超拔、俊朗的气质,在长安文化精髓里寻觅他的笔墨情怀,使他的艺术不断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性情决定审美,学养决定高度,文集在做人与绘画上,更见其精神,他的作品多见巧思,正中有险,有大家之手笔,取资广博,吸收了长安画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营养,在深入研究后,有“画外求画”的理念。更善于撷采当代多种素材入画,这些可贵的探索。魅力经久不衰,其原因在平中见奇的特征中,文集的画给人初以平淡,但有愈赏愈有味之感,把人生和学养浓缩于方寸之间。

    文集的画,于飘逸灵动之中显见文士风骨,书卷气足,且又别呈端庄和凝重,拙朴中自具纯真之意象,耐人寻味。他山水初师黄宾虹,得其三味,然在构成方面又作以大胆探索,在形式之外求真趣,融生活理念于其中,画作秀润、清新、雅逸。其花鸟笔墨多变,彩墨交融,人物线条飞动,古意盎然。文集生活在商业浓盈的深圳,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清守自己的心灵净土,正值年富力强的文集,相信他在艺术上还会有更高的突破,因为在他的作品中,透着一股清新而灵动之气,这就是文集的画。


刘大为

2015年11月28日于北京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