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作品始终只传递一个信念:爱之伟大与生命之诗性——棉花
独立艺术家棉花的作品自由奔放热烈,以外在强烈的色彩视觉冲击力及内在情感爆发力,拥有其非常独特的个人风格。不追随,不模仿,擅用浓烈的原色,倾听自己的内心,多年来,棉花一直坚持自己的创作语言和风格,非常具有独创性和辨识度。她的作品虽然抽象但是能让你轻易联想到海洋、天空、宇宙、花朵、河流、生命成长的美和力量,以及深隐其后的甜蜜和忧伤,充满神秘性和未知性。
美国沃顿国际商学院副院长Jeffery先生如此评价:“棉花的艺术作品自成一派,对于世界而言,这种天赋前所未有。它既不是中国的,亦不是西方的,它是‘棉花的’。”
著名美学博士,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彭锋如此评价:“通过棉花的绘画,我们可以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力量和神秘,甚至是激情和狂喜。这种审美上的狂喜与宗教上的狂热类似,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棉花的绘画可以被视为一种生命崇拜的宗教。艺术与宗教一样,都是对世俗世界的超越,对终极实在的追求。棉花给我们揭示了与生命有关的终极实在,这是一个纯净的超越的世界,不是尘世的任何部分,对它的静观,可以让我们产生超凡脱俗的喜悦。”
法国希罗艺术基金会主席罗兰·伊桑洛先生描述道:“棉花对于色彩的运用完美到让人羡慕,她的作品呈现出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丰富性和运动型,充满音乐性和舞蹈性,似乎隐藏着一种永恒的永不会停歇的神秘力量,一直往前涌动……她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漩涡式的甜蜜和忧伤能唤起你内心最深处关于爱和美的共鸣,唤起与自然的共生,让人遐想连篇。”
意大利艺术评论家Mimmo先生说:棉花不是那种可以用简单模式定义的艺术家,她作品中的一些元素,可以贯穿艺术史,她的绘画在偶像和反偶像之间,自由无拘束。令人诧异的是,棉花是一个中国艺术家,但却拥有浓厚的西方风格,轻松自如地融汇中西”……
本次展览是棉花继北京今日美术馆、安徽博物馆、上海美术馆、多伦现代美术馆个展,法国世界艺术展之后,时隔三年再次回归沪上拉开个展帷幕。本次展览将带来棉花40幅左右的最新作品,同时也呈现她费时几年时间以一组半个多世纪以上的老农具为载体创作的装置作品《踏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