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 —— 国家画院青年中心与成都画院青年艺术家中国画联展

  • 展览时间:2022/06/10 — 2022/07/24354
  • 展览空间:成都画院
查看更多详情
展览前言

“画院”体制在中国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官方设置的“鸿都门学”就已经具有绘画职能。直至五代西蜀政权令黄荃权翰林院事,为中国画史有正式画院之始,并产生了影响中国美术史走向的院体画风。其后的宋代更是令画院体制大放异彩,产生了无数名家、名作。新中国建立后,为反对“民族虚无主义”、扶持和发展中国画,在北京和上海率先成立了画院,其后分别在50年代和80年代迎来了一波画院建立的热潮,大批公立画院在这两个时期相继建立。

公立画院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作为中国重要的美术机构之一,画院在继承传统、繁荣创作、培养人才、收藏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虽然如今艺术的边界已经被大大拓展,艺术家的身份也变得更加多元,但我们依然不可忽视,由专业画院构建起的现代中国重要的艺术创作机制。这一创作机制的建立不过几十年,就已经为今天的艺术界培养了无数的大家,更诞生了许多足以进入美术史的名作。当然,我们也不可否认,今天的创作越来越开放,由国家建立的画院不再是唯一的创作可能,那画院所承担的应该是什么,他应该推崇什么、引导什么?就成为考验一个画院存在意义的重要内容。

从中国美术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美术与中华文明一样,是包容、多元、充满思辨与思变的。无论是文人画与院体画之争,还是后来的中西之争、当代传统之争,这些论争都有力的推动了艺术的前行,时至今日,中国美术已经打破了诸多障碍,演绎出更具世界性意义的美术风貌。这种风貌的形成来自多方的共同追求,不拘泥于古,也不崇拜于新。正如石涛所言“笔墨当随时代”,今天的“院风”不仅应该包容画院传统与文人传统,也应该吸收民间传统的精华,更应当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用变化的、发展的标准去度衡艺术,去培育新风。

成都是中国第一所古代皇家画院的诞生地,而国家画院是现代公立画院的领头羊,近年来国家画院、成都画院这样的公立画院,都纷纷开始采用全国公开招聘和在编制外选贤特聘的方式,组成年轻的艺术家群体。这些活跃在画院里的年轻艺术家,不再像老一辈艺术家一样有着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每个人的师承系统、生活背景都不同,因此出现了一人一品的新风貌。而大家又共聚于画院中,在各自的艺术经验之上去展开着探索,这种探索亦是一种融合,互相学习、探讨和交流。同时各个画院还积极创造各种机会,通过采风、展览、主题创作工程和高研培训等方式,推动年轻艺术家的成长成才。

本次展览就是国家画院青年艺术中心和成都画院共同为青年艺术家们举办的联展,一方面是为成都观众奉上的一场质量上乘的“院体”新展,一方面也是推动两院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交流。本次展览主要集中在中国画创作领域,呈现出在新时代画院体制下青年艺术家们的丰富面貌,这些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属于这个时代的画院“新风”——文化自信、开放包容、继承发展、敢于创造。

成都画院

2022年6月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