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前言
文/蓁蓁
你印象中的巴黎是怎样的?向左思考,向右前行,总能得到不同的答案。
将一座城市作为思绪的起点,我们希望它像是马铃薯的根茎,可以无中心、无等级、开放的延伸和自由弥漫。德勒兹和加塔利在其著作《千高原》中提出根茎(rhizome)的思维模式概念,认为根茎存在于事物之间,“不停地在符号链、权利组织,以及与艺术、科学和社会斗争的状况之间建立联系”。而巴黎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当今全球化的土壤中,也正在孕育着新的艺术和观念的萌芽。
思绪指向左手边。在塞纳河的左岸,咖啡馆、书店、画廊、美术馆和博物馆聚集一处。像是奶油般质地细腻的油画,没有外露的热情,也非青涩的含蓄,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内敛的狂热爱意在空气里流淌。当艺术家Annabelle遇上浪漫左岸巴黎,洒脱的浪漫有了更加广阔的展示舞台。古典与摩登,现实与幻想,像是她作品中少女的裙边,随风泛起一层层褶皱飞向天空。
向右手方向思考。在蓬皮杜艺术中心附近的街道,这里是一个包容多元文化的场域。涂鸦艺术在街头、建筑、人群之间发生,诠释着另一种意义的浪漫。当“Graffiti”这种舶来物遇到中国涂鸦师阿增,自由而富有能量的创作精神激发了他的灵感。鲜艳色彩,光怪陆离的画面,题材都源自他真实的情感体验,美好而充满朝气,年轻而大胆前卫。他在墙面上,创作着一幅幅精彩的人间戏剧。
左手巴黎,右手则有无限可能。或许是一首属于少女的浪漫诗歌,或许是叛逆青年的即兴创作……你的“右手”是什么?我们期待着你的答案!
上一篇: 流动的筵席——熊正刚个人创作展
下一篇: MY!关于我——女性主题艺术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