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彼岸的光:大龙、郑意与廊堂画社
与大龙的认识,源于他妈妈高晴老师。
大龙姓吴,我们都属龙,我喊他大龙,他喊我小熊。
2015年9月份,我们苍润斋在九华美术馆承办了“高晴作品展”。高晴老师是著名画家高马得先生的长女,她为人低调,朴实无华,爱跳舞爱画画,毫无企图心的生活姿态把日子过得自然烂漫。展览举办后,逐渐地高晴老师有了一些粉丝,于是在板仓街锁金村家里接待学画的朋友们。后来人员多了干脆就取了个名字叫“廊堂画社”。大家一起画画,画累了一起煮饺子吃,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大龙和他媳妇郑意也一起在画社帮忙,学员都是一些朋友相互介绍,每周业余抽空一起来学画,几年下来,也都画的有模有样。
大龙年轻的时候,除了文笔好以外,还学过烹饪,做得一手好菜,前些年胖的不行,走路时候身上的肉坨子一晃一晃的,而他总是笑眯眯的特别有喜感。
大龙曾经特别喜欢旅行,早些时候在西藏一呆就是五年。我总觉得现在大龙活得这么安静纯粹与这段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大龙从四十岁才开始真正画画,其实就是与廊堂画社一起成长的,转眼七年了。他之前一直在外面游历,之前的日子显得“放浪不羁爱自由”,现在能够安静坐下来画画,大抵如东坡先生说的“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吧。
在廊堂画社成立的这几年来,大龙从线描入手,慢慢的喜欢起佛教人物题材,画面干净、人物安静。大龙谦虚说自己是半路出家,其实我觉得首先有原生艺术家庭的熏陶,从小被外公高马得、外婆陈汝勤先生宠爱;另外与他喜欢哲学有很大的关系。他认为现实中没有这么美的琐碎,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都痛恨琐碎,但是艺术可以把琐碎完整表达的很美,而他有勇气来持续表达这些琐碎,这就是艺术的崇高地方——因为那些彼岸的光。
廊堂这几年的历程对于大龙,对于郑意以及廊堂画社学员们来说,其实就是一个个超越自我与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这个从大龙的体重250斤减肥到150斤的历程,以及学员们的作品不断精进可以看出来,只要认定了一个目标,朝着目标往前,就一定会一点一点的靠近它。
大龙说,廊堂会一直办下去,他也会一直画下去。
文/熊继平
2022年11月1日写于九华美术馆
上一篇: 大匠之门——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提名展
下一篇: 江苏省九十年代书家潜力发现展(连云港巡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