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晓东
我从学画开始到研究生毕业,就一直画人物画,算算也有十几年了,山水、花鸟画几乎没怎么画过。虽然在学校学过一点,也不太用心。研究生毕业时身心疲惫,因为几年来总是不断探索,煞费苦心,又画了些大幅的画,过于疲劳。毕业那年回家过暑假,在一本小画册中看到几幅黄宾虹的画,觉得很有意思,在家休息时就照着画了画。到煤干院上班后,身体也不太好,又有教学任务,刚到一个单位比较忙,有点零散的时间就画一些小山小水,意在休息消遣一下。画着画着,发现中国画的很多形式因素、很多规律性的东西都存在于山水画之中,这使我对山水画产生了兴趣,这时候我又发现我们这一代人对中国的东西了解的非常有限,甚至不如对西方东西了解的多。从这个时候开始,在画山水画的过程中,我那躁动的心开始平静,兴趣由西方逐渐开始转向了东方,转向了中国的文化。回想起来,我60年代初开始上小学,主要接受的是社会主义教育,文革期间接受的是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教育,改革开放后又接受西方文化的教育。;在画山水画的过程中,我开始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再教育。
我学山水画的方法和我的前一代人以及和我的同代人都有所不同。从本世纪初开始的反传统和解放之后社会主义文艺的突出特征就是贴近和反映现实生活,这些都是针对中国古代绘画而言的,二十世纪我们引进了西方的教育方式,其基本的学习方法就是写生,写生方法的引入,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画的思维方式,观察方式和表现方式,如果探讨二十世纪的中国画与古代的绘画所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我觉得其根源就是学习方法的改变,学习方法的改变,带来了一系列根本的改变,而我学山水画是按古人的学习方法,以临摹为主,在学山水的前六年几乎没有出去写生过,直到1996年才走出画室到大自然中。这也是对当时现状的一种反叛。有人说我的画有个性,放在一起和别人都不一样,其实我觉得也不是什么个性,而是我与当时人们的学习方法不一样。当然,西方现代教育引进后对中国画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其利弊得失,我想无法在短时间里,由我们这一代人作出理性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