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谷幽蘭自在春
蕭文立
今年是羅繼祖先生逝世二十周年誕生百十周年,山上美術館特舉辦先生書畫展覽以為紀念,這也是先生染翰濡毫八十餘年第一次個人展覽。
今天的中國,不僅書法越來越熱,文人書法更是喧囂不絕,但究竟什麽配叫書法,什麽是文人書法,什麽是書法的人文精神,什麽是書法的文化傳統,卻是新論疊出日新月異言人人殊莫衷一是。其實典型不遠模楷猶存何須他求,羅繼祖先生就是中國傳統書法精神的完美代表,我們揣摩他的書畫遺作,領會他的書法論述,進而學習他的學術著作,體悟他的作人風骨,亦步亦趨,就會走上中國書法的周行坦途,雖然格于各人的天資努力,成就當然不一,但一定不會走上邪路。
羅繼祖先生一生未入學堂,連小學文憑也沒有,自幼在祖父羅振玉膝下自學中國文史和書法。祖父曾指著大雲書庫藏書告誡他:有福之人方能讀書,這些書足夠你一生蒐討攻讀。他習字,也是祖父親自選定碑帖原拓善本,從臨摹古人開始。因此到弱冠之年,學術上已嶄露頭角,書法上也嶄然自立,祖父的著作,他或為署檢或為鈔定付印,羅振玉先生掀髯自豪:膝前喜有讀書孫,清白家風望汝存。
羅繼祖先生籠罩在中國文化傳人羅振玉的氛圍中,自幼家人就說他酷肖三太爺(羅振玉),一生浸淫中國傳統文化,可謂探驪得珠深得精髓。他體現在書法中的作人風骨,最淺顯但也最難做到的就是金不換書。他自己說是蒙黨、國家和人民不棄,退休之後仍享全俸,這是曠古未有的盛典,不能再用書作易金錢。這不僅在當代罕有其匹,即便徵之往古也是鳳毛麟角。他用金不換書報答社會,同時普及文化弘揚書法。此次展覽所收,大部分是他晚年在大連所作,也是大連文化的無上榮光,又在瘟疫肆虐之際展覽,更給人間帶來一抹清涼。
羅繼祖先生掩映在中國文化的落日餘暉中,他的辭世標誌中國斯文傳統的謝幕,他留下的文化空白,時間愈久,我們就感受得愈為強烈。共和國第二壬寅夏,鯁翁門下士蕭文立敬撰,昔日小門生,亦已白髮盈顛垂垂老矣。
上一篇: 不可见•X射线下的艺术
下一篇: 西安曲江康桥学校2022学生联合艺术美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