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和旅游部“2022 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莫忘初业第一程——早期北平艺专的国画课堂”展览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精品陈列系列项目的第十回。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精品陈列项目通过梳理馆藏藏品,挖掘藏品与近现代美术史之间的重要关联,以视觉的方式呈现中央美术学院历史发展脉络中的重要节点。展览希冀通过回顾中央美术学院的美育成果,讨论藏品中所蕴含的丰富信息和相互关联,唤起美术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推动相关研究的开展和深入。
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的高等美术学府,1922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国画系。本次展览将主题聚焦于中央美术学院前身——北京美术学校的初创时期,尤其是1918年至1932年之间的早期北平艺专的中国画教学。因为这一时期的相关资料留存十分稀少,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希望通过举办此次展览为学界提供新的视觉研究资料。通过展示馆藏中国画系教师的课徒画稿,并结合新近修复整理的艺专学生作品、珍贵文献资料,勾勒出早期北平艺专的中国画教学的方法与面貌,并探讨其与近代美育之间的关系。
展览中首次展出早期北平艺专的9 位中国画名师,萧俊贤、贺良朴、萧谦中、王梦白、邵逸轩、朱葆慈、汪公严、郑曼青、王雪涛的 70 余件珍贵课徒画稿。这些课徒画稿大都是1920年代学校为学生制作的,并一直在中国画系延续使用多年,其中萧俊贤先生的课徒画稿可追溯至1918年建校之初,一直珍藏在学校中,距今已有104年,是中央美术学院历史的最早见证之一。
展览着意于营造“国画课堂”的意象,通过珍贵馆藏精品与校史资料的展示,带领观者回到百年之前的艺专中国画系课堂,体会中国画学传统在学校中的传承与积淀,唤起观者对于百年之前历史的思考。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精品陈列项目通过梳理馆藏藏品,挖掘藏品与近现代美术史之间的重要关联,以视觉的方式呈现中央美术学院历史发展脉络中的重要节点。展览希冀通过回顾中央美术学院的美育成果,讨论藏品中所蕴含的丰富信息和相互关联,唤起美术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推动相关研究的开展和深入。
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的高等美术学府,1922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国画系。本次展览将主题聚焦于中央美术学院前身——北京美术学校的初创时期,尤其是1918年至1932年之间的早期北平艺专的中国画教学。因为这一时期的相关资料留存十分稀少,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希望通过举办此次展览为学界提供新的视觉研究资料。通过展示馆藏中国画系教师的课徒画稿,并结合新近修复整理的艺专学生作品、珍贵文献资料,勾勒出早期北平艺专的中国画教学的方法与面貌,并探讨其与近代美育之间的关系。
展览中首次展出早期北平艺专的9 位中国画名师,萧俊贤、贺良朴、萧谦中、王梦白、邵逸轩、朱葆慈、汪公严、郑曼青、王雪涛的 70 余件珍贵课徒画稿。这些课徒画稿大都是1920年代学校为学生制作的,并一直在中国画系延续使用多年,其中萧俊贤先生的课徒画稿可追溯至1918年建校之初,一直珍藏在学校中,距今已有104年,是中央美术学院历史的最早见证之一。
展览着意于营造“国画课堂”的意象,通过珍贵馆藏精品与校史资料的展示,带领观者回到百年之前的艺专中国画系课堂,体会中国画学传统在学校中的传承与积淀,唤起观者对于百年之前历史的思考。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