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敬我们的星辰大海
(前言)陈国辉/文
无论是遥远的亘古,还是日新月变的当代世界,当我们仰望星空,或极目大海时,人类总是饱有对未知充满冲动的探知欲望。古希腊阿波罗神庙的著名格言:认识你自己。言下之意是,如何看待自我,如何找到自我在这个世界的定位。认识自我,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们在千百年的历史中,交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答案。对自我的探索,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于是乎,“星辰大海”成为了某种意义上人们叩问星空、追问灵魂的逐梦象征。
我们如何认识世界?古希腊哲学们指出有三种路径:一是哲学;二是科学;三是艺术。如果说,哲学是思辨式的认知世界,科学是逻辑推理式的认知世界,那么,艺术则是感性方式的认识世界;哲学、科学和艺术,虽然提供了不同认知世界的角度,但在终极目标上殊途同归——即认识自我。从这层意义来看,我们追问抽象绘画的意义时,应该更多地追问艺术家在绘画创作时的感性体验,以及这些感性体验提供了怎样一种我们认识其在艺术创作背后的知识生产以及上下文逻辑。
有人将抽象绘画比喻成我们情感隐秘处的情人,也有人将抽象绘画比喻成照见自我的一面镜子——无论艺术家在画面上,呈现的是甜美的、平静的、哀伤的、妒忌的、怨恨的、凄凉的,还是温柔的影像、张狂的线条、恣意挥洒的色彩,透过画布,我们都能与这些艺术家们,一同分享着烫贴在他们心中的浓情——尽管这样的解释会存在着某种庸俗社会学的危险性,但我却执意认为,它恰恰是解开雷淑娟教授多年来孜孜以求的抽象探索之路的一把钥匙:一种心理象征主义的抽象绘画,它既超越了具体的客观物象,又保留了思想的轨迹,展现了个性和情感在抽象化的形式中自由表现的可能性。
当然,雷淑娟教授早年开始探索抽象绘画创作的八、九十年代语境,具有某种突破现实主义创作藩篱的前卫精神,是中国抽象绘画风格的开路先锋和捍卫者之一。新世纪以来,由雷教授指导下的青年一代艺术家的抽象绘画创作,则是走向塑造自我语言和纯化艺术风格的“表现性的“抽象绘画。一方面,青年一代艺术家倾向于探索油画的基底、肌理、笔触、颜色、构成形式、色彩浓厚等抽象表现性的观念与情感流露;另一方面,则在抽象绘画表达的过程当中走向综合性媒材的跨界与融合的探索,找寻媒介、形式、语言和观念对应的某种逻辑关系,呈现出探索面貌的多元性和探索精神的可贵性。
如果说,我们把“星辰大海“看作是当代抽象绘画在抽离物象之后的某种理想主义探索境界的话;那么,作为观者能否拨开具象的面纱,走向艺术家笔下象征的、表现性的内心世界呢?在面对这次雷淑娟教授师生展作品时,我们不妨展开遐想的翅膀,来一次”星辰大海“的思想叩问,追逐自我。是以为序。
(陈国辉,美术学博士,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上一篇: 有山有海有树林儿——刘涵的展览
下一篇: 长河大道——黄河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展巡展(山东站)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