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要为丛伟的画在文学中找参照物,布鲁诺·舒尔茨的小说再合适不过。
布鲁诺·舒尔茨用充满魔力的文字创造出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一个幻想与真实交织的空间。他习惯在色彩之上涂抹色彩,使用大量装饰性的形容词,让文字生出某种璀璨感。他在小说中反复书写“父亲”,以及“父亲”的变形。“父亲”时而成为秃鹰,时而成为蟑螂,甚至变成一只螃蟹,从人类世界消失、逃遁。
丛伟也热衷于描绘人或动物的变形、变异。舒尔茨笔下的“父亲”成为他的“犀牛”“布偶猫”“长尾象”“鲸鱼”“飞鸟”“蜗牛”“马”,或人身兽首的怪物。他用厚重浓烈、层层堆叠的油彩,赋予它们晦暗不明的意义。动物拥有了车轮,机械嵌入肉体,到底寓意现代工业对动物的改造,还是动物对人类文明的利用,丛伟并没有给出确凿的答案。但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干扰和侵袭,却是近些年无法忽视的现实。蔬菜本身平淡无奇,但四月的蔬菜似乎别有深意。这些最新的画作,更像是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梦境,指向人类沉默着的幽暗部分。
好的文学作品与好的绘画艺术相似,都能给人启发、引人深思。我看中文学作品的画面感,也看重绘画艺术的文学性。有人说,布鲁诺·舒尔茨的文字有着教堂穹顶彩色玻璃般的质地。丛伟的画作同样让人感到某种难以言说的诗意。
布鲁诺·舒尔茨用充满魔力的文字创造出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一个幻想与真实交织的空间。他习惯在色彩之上涂抹色彩,使用大量装饰性的形容词,让文字生出某种璀璨感。他在小说中反复书写“父亲”,以及“父亲”的变形。“父亲”时而成为秃鹰,时而成为蟑螂,甚至变成一只螃蟹,从人类世界消失、逃遁。
丛伟也热衷于描绘人或动物的变形、变异。舒尔茨笔下的“父亲”成为他的“犀牛”“布偶猫”“长尾象”“鲸鱼”“飞鸟”“蜗牛”“马”,或人身兽首的怪物。他用厚重浓烈、层层堆叠的油彩,赋予它们晦暗不明的意义。动物拥有了车轮,机械嵌入肉体,到底寓意现代工业对动物的改造,还是动物对人类文明的利用,丛伟并没有给出确凿的答案。但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干扰和侵袭,却是近些年无法忽视的现实。蔬菜本身平淡无奇,但四月的蔬菜似乎别有深意。这些最新的画作,更像是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梦境,指向人类沉默着的幽暗部分。
好的文学作品与好的绘画艺术相似,都能给人启发、引人深思。我看中文学作品的画面感,也看重绘画艺术的文学性。有人说,布鲁诺·舒尔茨的文字有着教堂穹顶彩色玻璃般的质地。丛伟的画作同样让人感到某种难以言说的诗意。
文/邝立新 2022年6月12日于南京
上一篇: 生如夏花——闫平艺术展
下一篇: 天将金石付斯人——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特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