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语曰:“千年难长黄杨木”“手握之器,岁越百年”。黄杨木成长极为缓慢,这也造就了制作黄杨木雕的原料之珍贵难得。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为材料的小型圆雕,起源于民间元宵节流行的“龙档(板凳龙)”上的木雕小佛像。至清末,发展为以雕刻工艺精细见长的案头摆设品,并受文人画的造型风格和线条影响,雕刻人物形神兼备,结构虚实相间。黄杨木雕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现已发展成为浙江两大木雕品种之一。
2006年,乐清黄杨木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杨木雕因此焕发出新的生机,技艺高超的名家大师与精品佳作不断涌现,工艺技法也不断创新。
郑松强大师,一位极具艺术个性和创造力的木雕高手,出身于黄杨木雕世家,四代世袭传承,从事黄杨木雕艺术创作已有五十年。其作品取材广泛,形式多样,刀法娴熟,技艺精湛,构思巧妙。他的大型群体木雕创作《大山深处》《普天同庆》《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作品,规模宏伟,大气磅礴。尤其像《普天同庆》这样长3米、高2.3米的大型群体人物造型木雕,在整个黄杨木雕界也是凤毛麟角,实属不易。
浙江省博物馆近年来致力于发掘中青年艺术家,为他们提供艺术成果的展示舞台。既是基于弘扬与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抢救传统技艺的初心,也借此鼓励中青年艺术家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锐意进取,创作出兼具个人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的作品。“吾木吾刀——郑松强木雕艺术精品展”,展出了郑松强大师近四十件作品,期望观者借此能一窥黄杨木雕的新貌,同时,通过传承与创新的对话,引发新的思考。
上一篇: 抱朴初心——方声涛油画展
下一篇: 颜磊:相机掉进了枯山水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