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止戏剧
将日常的某个瞬间和时刻,用抽象和超现实手法表达出一种戏剧性,从而表达自己。这是刘福运近两年作品的显性特质。
刘福运的画面辨识度极高,沉着或明亮的色块、夸张了的人物造型、被定格的某个瞬间,冷静的诗意与陌生的戏剧感扑面而来,观者会顷刻被吸引。
这些画面其实多为街市或山间所见,或自己和友人相聚,刘福运以艺术家的敏感和视角捕捉到它们,加以绘制。
它们安宁、冷静、有秩序,似一幕沉默的戏剧。同时,它们活波、罗曼蒂克、青春洋溢,有着超现实的疏离感。
这是艺术家真实心境的呈现。
最初的创作是学院派的具象写实。经过数场探索渐变,走到今天。
这同时源于刘福运对这座城的好奇,与对历史的追溯。西安辉煌的伟大的历史遗存,对刘福运有着迷幻的吸引。他踏遍城外的皇陵,看遍野外与博物馆的文物。那些远古的雕塑和图案给与他无尽的启示。
秦兵马俑或者汉代陶俑的某个肢体动作,唐代皇陵边上某个石人石马的写意手法,被不经意运用到刘福运的创作中。而西方艺术史知识和创作手段的使用,成为了刘福运的多元美学素养,成就了现在的表达。
在创作对象存在之后,在知识储备与技术手段完善之后,刘福运开启了更深层次的灵魂探索,即使用绘画手段找到自己,与外界完成某种程度的连接与共鸣。这份意图,还在持续进行。
徜徉于刘福运的画作中,似乎置身迷离的静止戏剧中。成为一个白日梦者。
最后,以此展致敬十八度灰美术馆十周年。
文/刘爽
本人创作取材源于对自己生活的观察及捕获的图片信息,用自我独特的视觉去策略性描绘画面的色彩,将生活日常的戏剧性与超现实主义紧密联系。感受是我创作的灵魂,绘画是我思想意识的延伸,我以绘画表达我的世界,表达着我的潜意识,探寻着我是谁。在绘画技法的运用上,以抽象表现手法作为基调,兼具中国传统人物造型之美感。将颜料层层轻叠,直至画布上的色块与情景的意象相互辉映。通过边缘线和色块的有序处理,希望捕捉且传达特别时刻的意识的偶然性和存在性。
文/刘福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