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艺术展

  • 展览时间:2020/11/29 — 2020/12/06616
  • 展览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浮世”在日本古代原为“优世”,是佛教对看似繁华矫奢、实为虚渺即逝的当世生相的称谓。随着佛教理念的世俗化,此岸现实取代了彼岸理想。较之过去,此时此刻现世享受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消极的“忧世”被积极享乐的“浮世”观取代。


浮世绘是描绘日本民族风俗的木刻版画。产生于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最初的木版浮世绘是作为书中的插图而诞生的,后来被称为“浮世绘祖师”的菱川师宣始创单幅木版画,从而使木版浮世绘开始在江户得以流行,成为一般市民家中的装饰物。18世纪中后期,随着多版套色技术的成熟,木版浮世绘迎来了它的高峰期。


浮世绘主要表现人们的日常生活万象,包含民俗传说、美人画、戏剧百艺、歌舞伎画和风景花鸟,也有大量表现神话鬼怪故事和武士打斗传奇的作品等。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浮世绘就是一部日本江户时代民众生活的百科全书。

浮世绘历经三百余年,对欧洲从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再到后印象主义的绘画运动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凡·高曾以油画临摹过《花魁》《雨中大桥》和《开花的梅树》等日本版画。马奈、莫奈、德加、毕沙罗、惠斯勒等画家都热心收藏或借鉴日本版画。因此,浮世绘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艺术价值。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