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弟之境”刘吉弟石窟造像艺术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20/11/09 — 2020/11/30616
  • 展览空间:黑龙江省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自序


佛教造像艺术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入与发展,融合了华夏民族的文化情感和审美理想,在传承、思考和创新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走向生活、融入社会并且攀上艺术巅峰,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艺术特色的佛教石窟造像艺术源流,作为我国石雕艺术品的杰出代表,成为中国佛教文化的瑰宝和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石窟艺术多取材于佛教故事,它兴于魏晋,盛于隋唐,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的汉化过程,在艺术上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著名的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都塑造了大量的精品佳作。例如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雕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高17.14米,如此巨大的佛像,在奉先寺开窟造像时竟别具匠心,并未采取开凿洞窟方式,而是依山就势,在露天的岩壁上雕造佛像,令其视域宏阔、场景壮观,烘托出一种浑然天成的浩然之气。


正是这些石窟造像经典作品激发了我的创作冲动和表现欲望。我想,比较而言,油画更适合表达立体的塑像,用油画写生与画室创作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更加直观地呈现这些传承了一千六百余年的国宝级艺术品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样态与气息。十余年来,我多次去石窟写生,选择不同石窟有代表性的造像,创作了60幅油画作品。


囿于各方面的条件与能力,与中国石窟造像艺术原作相比,我的石窟佛像油画可能仅仅是浅显地概括了典型石窟的典型作品,远未达成我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和文化张力。以油画艺术形式描绘传统石窟造像,不过是个人绘画尝试中的一种,至于能否被观众认可、或者在何种程度上认可,则是另外一码事了。和诸位画友一样,所谓“我画故我在,我画自得趣”,只要我画了,高兴了,也就可以了罢。


刘吉弟


2020年新春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