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药学与篆刻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里的两朵奇葩。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国篆刻是以汉字为表象,由中国古代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的独特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既强调中国书法的笔法、结构,也突出镌刻中自由、酣畅的艺术表达,在方寸间施展技艺,抒发情感。
早期的印章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的诚信验证实用之物,最初多以姓氏、官职入印,明清以后,随着叶腊石被用于印材,大量文人雅士参与篆刻创作,健康养生名句也常常入印,如浙派创始人丁敬所刻“天赐长年”“烟云供养”,皖派篆刻大师邓石如所刻“以介眉寿”“心闲神旺”,近代印坛巨擘吴昌硕所刻“节嗜欲定心气”“一读书二学医”等等,足见健康养生格言也是历代篆刻家喜爱的题材。
然而迄今为止,以中医药学格言名句为内容,集体创作的专题印谱还不多见。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之时,本书的出版有着特殊的意义。主事者选取100条史书典籍和中医著作中有关中华医药、健康养生名句,邀请沪上篆刻名家创作,作者中既有名医学者,又有活跃在海上印坛的中青年篆刻创作骨干,有资深的西泠印社社员,也有海上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浦东篆刻会会员、秋石印社社员等,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作品风格多样,工写兼备。边款注明印面文字出处,并作简单诠释,一册在手,既能观赏印艺,又可领悟中医药学精髓,掌握健康养生知识,通过金石篆刻传播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文化的繁荣昌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堪称篆刻与中医药学相结合的有益尝试。
展览将于9月20日结束(周一休馆)。
上一篇: “贝壳类里也许没有珍珠”蔡雅玲 肖涵秋双个展
下一篇: 未来因子·30x30青年摄影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