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系”艺术展

  • 展览时间:2020/06/13 — 2020/06/20557
  • 展览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前言


“物体系”是一个关于材料如何呈现个体经验、艺术语言的展览。从古到今,西方思想领域对物的讨论不绝于耳。在以往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主体把控着客体的存在,客体依附着主体。这个古老的二元论命题在当下有了新的意义:物的存在逐渐取代、占据主体的位置,物的结构、语意体系被重新建立。


展览的作品强调了创作的肉身经验、观念与物的呈现之间的关系。创作者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与敬畏,必然依靠物的呈现来实现。而物的表达,是将作为主体的人的地位消解之后,物我共在体的存在。同时,物的出场经历了一系列内结构的变化:创作者需悬置物本身的日常意义,将它置于一个能指死亡的状态,并赋予它新的内在结构和认知意义。由此,物与人纠结关系最终被物展现了出来。当然,这并不仅仅是鲍德里亚基于人与物之间异化关系的讨论,而是,物本身已经在当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在艺术创作者的实践中,物具有了言语和语言双重意义。个体经验、观念最终以物呈现的同时,物的显现也展现了艺术创作的过程。展览中,艺术家们呈现了三个不同维度的物的呈现:其一是物的绵延性呈现。这类作品体现了一种时间观,随着时间的流逝,物的存在样态发生改变,体现了个体生命时间的实在与延展;其二是物的拟物性呈现。这类作品解放了物的所指,物可以被另一类物品模仿,两者可以相互置换;其三是物的灵性呈现。在这类作品中,日常之物被赋予了有机的能量,显现了生命价值的多维性与包容性。


展览从物的角度,开启了主体、经验、语言的文本性讨论。“物体系”是我们发出的一种认知视域和表达方式,而如何进入作品中物的话语体系,则是创作者与观者之间互动与对接的关键。


罗乐


2020年6月8日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