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希望自己可以过一种更加真实的生活,关于这一点我周围的人可能永远也不会真正理解我。
这个项目从逃离而来,“逃离”往往令人联想到种种不适——因不适而拼命要出逃,以追寻一种解脱。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面对困难和不适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逃离,逃离的姿态各异,原因不同,结果也不尽相同。
项目分三部分,互动装置《盒子》、绘画装置《伤害与绚丽的死》和现成品装置《自然生长》。它们所表达的差不多是同一个主题——自我反思式的出逃,逃向另一个未可知的方向。
互动装置《盒子》
置身于冰冷的金属盒子中,空无一物,举头四望,头顶的栏杆如同牢房控制着置身其中的人们。此时,多么想立刻拥有一种置身事外的能量把我们推向远方。
这是一个精神的避难所,也是一个适合自己反思的地方。
《伤害与绚丽的死》,可以把它们看作“我和我的生活”。我把自己平时日记式的纸本作品放入曾经购买的一些商品塑料纸袋,一个个塑料袋被置于墙上。正如生活中的各种消费小票,收据和手抄的作业也混杂在一起。
这些割裂的琐碎构成了我现实的生活,同时也会引起我精神上的种种不适,想要逃走的念头层出不穷。当把一切都抛下,也会获得片刻的振奋,紧接着会被惯性所绑架。当独自向前,什么才能把你从强大的惯性中挣脱出来呢?
《自然生长》这件作品是疫情期间我在湖北时想到的。那时,全国抗击新冠的力量无比强大,人人谈鄂色变。那时我每日的餐桌上,就出现了绿豆芽。它从一颗颗小小的绿豆长大成为餐桌上的一盘豆芽菜,这个过程比起其它蔬菜的生长显得容易的多。这是一种裂变的力量。小小的绿豆改变得了什么?只要明天还会如期而至,我们就无从逃离。
很感谢这个癫狂的世界,在今天艺术圈所展现出的多元性和可能性令更多人得以亲近。
南汐 20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