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读喻惠平先生的摄影作品,你会深切体会马格南摄影师斯图尔特·富兰克对人和自然的感悟:“人和自然是不可分的,人和自然的联系是深刻的,不断发展的,也是心理层面的。”
自摄影术发明以来,自然的浩渺与生命的奇迹一直是摄影艺术创作的重要灵感源泉,从天空到海洋,从山川到湖泊,从植被到动物,包括人类本身……摄影家用镜头在发现、探索自然,生灵的过程,也是对地球和生命心理层面意义表达和阐释的过程。
打开喻惠平先生5年来非洲大地的摄影画卷,你看到的不仅仅是生动的瞬间,美妙的光影,或是构图的精致,更多的是摄影家与自然,生灵和保持着原始生存状态的人类的深层次的视觉和心理的对话。风暴来临的马赛马拉,诉说着人与自然的抗争;肯尼亚博格利亚湖火烈鸟与自然的交融,是对自然和生灵的礼赞;非洲面孔,更预示着对生命起源的思考。落日映照下长颈鹿飘逸的尾穗和遥相呼应的面孔是摄影者对生命的心灵触摸。喻惠平先生的摄影作品是感性的,灵动的,极具原始生命力和视觉冲击力,似乎冲出镜头,跃出画面,有着广阔的延展空间,直抵心灵。
十九世纪,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遍布世界的探索与发现呈现了西方的视野,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摄影人将目光,投向世界的各个角落,呈现东方视野和表达,他们的作品进入了国际视野,必将影响世界。 是为序。
中国摄影出版社社长 赵迎新
2017年9月20日
上一篇: “不稳定边界”韩冰个展
下一篇: “置”群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