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家面对的对象是动感和触觉结合与客观世界对应的。人、艺术、对象这些关系也就构成了艺术史中最重要的关系。这个对象不单单是一个沉溺于直观的、稳定的、不变的单一对象,艺术家常常更情愿把偶然世界,不确定的重复的日常,和那个具体的却又捉摸不定的、不完整的,在此当中对应或者是制造的对象。
周多任的绘画里自然、人、物一切都似乎是在迎合这种动感的和不定的相应关系。在日常影像、杂志中触碰到的影像或者是物中获得了给予对象构造出对象并设定它们成为自我对象的起点。这些画布上重生的对象就成为艺术家手里动感的“当下对象”。这些对象并不是全显现,有些“当下的对象”或者隐于黑暗之中,或者仅仅存在于艺术家所思考的范畴里,等待时机显现或者根本不予显现,不予显现也是构造的重要因素。
深渊般的暗沉、黑寂,都是等待着艺术家进一步的行动,意识必须具有动感功能。其实这个对象也就是在艺术家制造中诞生的对象。对象的形态作为一种可变的形象映射向我们呈现,对象的背面只是一种空洞的、有待充实的可能性,只有当我们行走到对象的周围,对象的这一面才能完整正面地显现出来,它的深度或性质才能得到完整的证实。
周多任作品里构造的对象就在这种看似波澜不惊的反复描述中,动静与变迁、止息、建造出躯体和事物并置集在构造出客观的三维空间里。可是,这样的动感究竟是何物呢?其实是用他所谓的美的构建中隐约出现了一个新的自我显现的对象。
曲丰国 2019.6.17上海
上一篇: “形神妙合”饶宗颐铭绘文玩特展
下一篇: “声带”群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