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广东陶瓷,必定第一个想起以“石湾公仔”为代表的石湾陶瓷。它历经数百年,沿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石湾陶瓷,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白玉兰,是摆在博物馆中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传统石湾陶艺如何向现代转型,如何切合当代的审美品味,如何创造石湾陶艺新篇章,是当前摆在本土陶艺家面前的重大课题。
向中国书画或西方艺术借鉴、学习,构筑石湾陶艺的人文精神,是当下石湾陶艺家的主要工作。钟汝荣吸收西方素描排线笔法,创造出绘塑与刮塑表现人物的肌肉结构,刻画人物的内在神韵;封伟民强调陶艺的整体造型,注重圆雕的立体化和平面装饰图案,营造传统质感下的时尚美;冼有成运用中国画大写意创作理念,表现出意塑韵味,以意写神,追求立体国画的效果,呈现文人墨客的清雅气度;吴植华从中国书画中汲取养分,注重线条和节奏,以传统石湾钧釉、玻璃绿晶釉及自配釉料,达到随类赋彩的效果。李劲、魏华、张温帙三人,取法西方现代绘画的抽象语汇,结合中国传统艺术的意象特性,强调釉色的变化。李劲探索陶瓷高温颜色釉,打造“敦煌艺术风”;魏华的水墨作品与“美人”瓷像创作,将东方传统趣味融入当代艺术探索,突出实验性;张温帙与陶艺、漆画并行,她的“漆画”作品如评论家皮道坚所言“天然漆这一古老的东方艺术媒材在当代艺术表达中的新的可能性”,陶艺创作同样“中西并举”。
“陶心冶性——佛山陶艺名家绘画作品邀请展”,旨在呈现部分石湾陶艺家们的艺术成果:他们自觉寻找个体的陶艺语言,自主表达内心的创作意识,无论文脉传承,抑或中西合璧,抑或当代实验,皆各有建树。
今天,如何激活传统艺术资源,大胆探索现代语境下的陶艺创作,揭示当下的文化价值观和时代精神,是包括石湾在内的陶艺家们的集体重任。然而,这无需硬派任务,亦无需分门别户,艺术家的自觉诉求和自主探索,肯定会形成“场域”氛围,辐射四周、吸引更多的艺术家进场。
文/钟汝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佛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