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入淡出" 于瑶的绘画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19/04/13 — 2019/05/28768
  • 展览空间:青岛出版艺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前言


每一个城市都有它的呼吸,都有它独特的声响。青岛正是因为它明朗的湿润、棉柔的奔放,而让人流连忘返。对于瑶而言,这似乎是一种内在的风格。


习惯了那种不容张扬、不易浓郁的沉溺状态。渐渐地她清理出一种“淡”的秩序,一张城市的面容,伴着记忆的呼吸,缓慢地像钢琴曲一样响起来。


庞德的一首诗叫做《在地铁站》。似乎暗合了于瑶对自己城市的某种感受。只是那些“花瓣”在她那里变成了青岛旧巷中的窗格和门帘。变成了旧建筑中徘徊的秩序,秩序发出了“淡”染的声响,这是于瑶自己的音乐,一种充满敲击感的轻盈的力量,被她再次“淡”化。


淡入是从具体建筑的微观视觉,具体的生活现实开始的,然后一步步地,她不断省略,不断剔除掉那些杂芜的事物,越来越单纯地将自己的记忆从具体形象中抽离出来,抽象成具有疏密关系并充满节奏的声响。


但她并不急于走向抽象的极限,不急于抽离生活的本体,她固守于“形”而上的事物,这种“形”而上实际上是她对精神的某种渴望,而这种渴望需要更轻的力量让自己上升,与这个世界建构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单纯关系,有时候不得不俯视,但大部分是浮在灵性感受的敏锐觉悟里,是一种浮动,一种飘然观看和感知的形式。


淡出其实是对现实、生活、感情甚至存在感知的一种距离设置,只有退出自己的现实、生活和感情,自身的存在才得以实现。实际上,这是一种境界,一种镜像化的反观,一种人生观。


于瑶的绘画将女性特征归纳为一种清寂而淡然的态度,某种内在的真实,一种“淡”的真实。但“淡”不是结果,需要一种“淡出”,需要从“淡”里出来,或者出发。


因此,于瑶的画从没有脱离她具体的微观生活,从没有脱离那些生活的“形”,而从现实的“形”中抽出的也不是纯粹抽象的精神,而是一种抽象的人生思考,一种关乎身体、命运、情感的绝然的“轻盈”之思。所以,于瑶的画显得自然、坦然并且淡然。


这样看来,于瑶的出发可能是无限的,并不执拗于绘画或艺术的当代性要求,而是越过这些要求,更轻松地回应并传达自己的人生感悟,有时候它却显得更具当代性的风貌。


孙磊

2019年4月4日

于约翰内森堡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