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与世界
青年艺术家身处创作的转型时期:既已告别学习的岁月,又已进入创作的年代。“创作!”这个律令驱动着他们,促使他们必须对世界——不仅外部世界,也是内心世界——保持开放的态度。青年艺术家尽可放眼世界,纵观古今,从纷繁复杂的视界中汲取养分,获得灵感,启动创作,但在此过程中,他们最好能一边持续地告别过去,一边持续地拥抱着这个世界中新鲜发生的一切。
本次参展的作品让我们看到青年艺术家在艺术资源选取上的开阔视野:不管是偏向当代的艺术样式,还是倾向传统的艺术形式,统统被青年艺术家加以借鉴利用。艺术处理的主题上也更加多样:既面向自己的内心,处理自己的思考和情绪,也面向广阔的世界,观察和诊断这个世界中的问题。在艺术倾向上,他们有取形式或唯美路线,在艺术中表达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也有取干涉或介入路线,将艺术用作对生活的听诊器或手术刀。
多样的出发点和各异的转化方式,使本次参展的作品呈现出多样面貌。当然,多样性本身并不天然地具有价值,但它标示着参展青年艺术家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不被任何陈规或惯例所束缚的状态。他们各自在艺术之路上行走,有的一往向前,有的犹豫踌躇,有的思索缜密,有的意绪挥洒。不需要统一的号令,也没有确定的阵型,他们只是四散开来,在世界中行走。这持续的行走,或许正是青年艺术家进入世界的前提。
陈旷地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博士、展览策展人
上一篇: 吴天宁:新媒介绘画作品展
下一篇: “天下小事”何立伟作品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