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岭南画学,彰显学院品格”

  • 展览时间:2019/03/22 — 2019/04/12505
  • 展览空间:岭南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近代中国,“探寻一条在新的世界中体面生存下去的道路”(徐中约《近代中国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六版序)是最迫切的需求,促使有担当的中国画家自觉肩负起“启蒙”和“救亡”两大历史重担,其中,中国画人物画在感合时代风云和体验民生疾苦的基础上展开了新的绘画创造,而这场最终改变中国近代美术史格局革命的大旗,由“两高一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从广东首先举起。


“两高一陈”倡导“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绘画理念和形成的人物画新法,经由关山月先生带到了1953年建立的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广州美术学院前身),和杨之光先生注重素描基础的人物画新画法一起,奠定了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人物画教学的坚实基础。他们大量成功的创作推动了正在急剧变革中的中国画人物画的发展,并为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人物画的教学和创作树立了标杆。而关山月、杨之光先生推动这场变革的手段是一样的:写生。深入生活,表现生活,从中寻求笔墨发展的新可能,这种优良传统现已成为广州美院中国画学院的教学主张,也成为这个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开放系统的“源头活水”。


及至90年代初,陈振国先生率先提出“岭南画学”的美术史概念,自觉对自身的学术渊源和教学传统进行梳理和总结,在专业建设思路上,提出了“四大基础”——造型基础、专业基础、创作基础、理论基础。1996年壁画专业的开办,中国画系对中国古代壁画及现代公共展示空间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客观上拓展了人物画教学的探索空间。在发扬前辈开创的良好格局基础上,自觉建构具有鲜明教学特色的中国画人物画教学体系,强化教学特色。


随着教学实践深入和在中国文化复兴的时代大趋势下,王大鹏先生在“四大基础”上,加上了“书法基础”,发展成为“五大基础”。至此,广州美院中国画人物画的教学、创作完成了系统完备的学科体系和特色鲜明的理论品格的建构。回首历史,我们感佩前辈的高瞻远瞩,并向他们为此所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致敬,正是由于他们的付出,才使得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拥有了坚实的基础和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现中国画学院拥有一支专业素养过硬、爱岗敬业的人物画教学团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探索一条符合自身的教学发展之路,推动教学更新发展。


此次展览,通过展示历任和现任教师作品、课徒稿,学生留校作品和在读学生的优秀作业,使中国画学院人物画教学和创作有一次阶段性小结,也是下一阶段思考的开启。感谢岭南画院、岭南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美术馆,深圳的关山月美术馆、广东省关山月艺术基金会的支持,搭建这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中国画学院愿与同道一起,为推进中国画学科的发展共同努力。


张彦(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


2019年3月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