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前面的话
“辑录戊戌——佛山市艺术创作院2018年度作品展”,共展出我院六十四位在职与院聘(签约)艺术创作研究人员的130多件年度新作,涵盖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文学、文化与文艺理论研究等多个领域。作为一年一度的创作年展,我们期望通过艺术成果的呈现和艺术实践的表达,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回顾梳理,同时也引领和带动我们思考未来的创作、实践方向。
作为专业艺术创作研究机构,佛山市艺术创作院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出精品、出人才、出理论为主旨,以鲜明的主题规划与个人艺术语言互融共生为导向,以专业艺术创作与公益艺术服务齐行并进为路径,致力为一个地市艺术生态勾勒出具有广阔视野和在地特质的美好图景,并始终为之付诸于不懈的行动与实践。
我们欣喜地看到,经过近年的艺术人才汇聚与沉淀,艺术创作院已逐步形成一支年轻化、有活力,多门类、跨学科,风格多元、新颖的专业创作研究队伍,并集结了一批本土及周边以青年为主体的新兴艺术力量,他们在岭南这片润土的滋养下,与一座城市四十载的改革勇闯精神为伴,肩负强烈的艺术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满怀激情,热忱投入到佛山文艺事业当中,书写着佛山艺术革新和发展的当代史。
我们深知,大树长成非一日之功,对于艺术创作研究和人才成长而言,一个行之有效的机制有如肥沃的土壤,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持续实践便是沁心的阳光雨露。2018年,艺术创作院继续推进实施五年创作规划,制订出台项目扶持制度,潜心学术,尊重规律,筑牢创作研究的根基;开展“艺术在基层”主题实践活动,根植城市千年文脉和人民创造历史的火热实践,以“四进”汲取之营养,反哺“四写”之精气神,创作具有真情实感、生活气息、时代风貌的精品佳作;再次走进大山深处,从扶贫协作的伟大实践中体悟生活本质与人性光辉,以胸中的大爱、手中的笔墨和镜头刻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奔赴全国多个不同艺术门类的先进地区进行专题考察和创作交流,累积多种材质与工艺特点的创作经验和艺术资源。
这一年,全院60多件(幅)美术作品入选国内外40多个省级以上美术展览,不同创作风格,以各自独特的面貌绽放魅力,同时在艺术语言与观念表达上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包容并蓄,求新求变;文学类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作品》等重量级报刊杂志,被译成日文、匈牙利文、蒙古文,合为时而著的文章,为推广佛山城市形象助力发声;文艺理论研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项目,发表学术论文、文艺评论数十篇,创作与研究互融,相得而益彰,探讨更接近艺术的本质与真相。
我们更深知,独木成林,远不如密林葱郁一片,建设恰如其分的艺术场域和氛围组构而成的地区艺术生态,是艺术创作院一直秉持的目标追求和使命担当。这一年,创作院担纲编撰出版七大艺术门类年度优秀作品汇编《佛山韵律文学艺术丛书》,全面、客观、深入反映佛山文学艺术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佛山文学周和新年朗诵会勇脱窠臼,聚焦主题,加强整体规划与编排,在推介本土作家作品的同时,让大众在文学与声音的力量中遇见最美岭南;“创艺时光”艺术展览、品鉴、沙龙系列扩大社会参与面,将触角延伸至更多角落;艺术力量引进来、走出去,“荷颜粤色”搭建中荷艺术友谊桥梁,“山山情缘”以艺术之名诠释新时代的“彝海结盟”精神,“美好时代”深化区域间美术馆联合机制交流合作,一众个展则在当代性的学术追求上作了很好的展示与探索。
毋庸置疑,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科技更新最快的时代,高速发展的智能未来将至,当下的生活形态与社会结构必然发生极大变化,对于艺术创作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佛山市艺术创作院的艺术家们将继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更敏锐的创作触觉和更开放的艺术姿态,投身于时代大潮,将个性经验、本土情怀与创新视域自觉纳入对新的社会生活的描绘中,为人民抒写,为时代发声,以丰硕的创作成果回馈社会,以有力的艺术实践助力佛山文化发展。
佛山市艺术创作院院长 夏金旺
2019年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