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作为道教发源地,佛教亦颇为盛行,造像艺术历史源远流长。同时,清代初年“湖广填四川”,来自湖广、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移民纷纷进入,也将各自信奉的地方神带入四川,以求得到乡土的慰藉与神灵的庇护。各地移民纷纷修建宗祠,续修族谱,雕刻祖先像。移民入川,不仅改变了四川的社会结构,也影响着四川人的精神世界。四川清代木雕题材庞杂,数目众多,与“湖广填四川”有很大关系。天府文化的“乐观包容”也在这些木雕造像与它们背后所代表的各地信仰的融合中得到充分体现。
清代四川地区木雕造像用料简单、雕工古拙,呈现出民间化、民俗化的特点,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但长久以来保护与研究较为薄弱,我们也衷心希望本次展览在展示传统木雕的艺术与文化价值的同时,能唤起社会对四川清代木雕造像的关注。
上一篇: “都市·生活”18世纪的东京与北京
下一篇: 白族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巡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