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初石涛有言:“笔墨当随时代”,可以说为本次展览的初衷和立意作了一个极好的注脚。作为中国画近代变革的余续,突起的“新水墨”与其说是一种新的传统和流派,不如说是艺术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拓宽水墨表达的外延和内涵所作的努力和实验。这种实验意味着全新的“取”,也意味着全新的“舍”,其中内涵了诞生更具个人坚定性、立场性的绘画语言的可能。
石涛的另一句话“借笔墨以写天物万物而陶泳乎我也”,则注脚了本次参展艺术家的创作胸怀和气度。除了坚持作为中国画基质的线条和水墨,吸收西方绘画中的造型、色彩语言,借鉴不同绘画形式材料的视觉效果等共通之处,三位参展画家表现出了极致的个性语言。他们有的将干、湿;枯、润;浓、淡等传统审美范畴浓缩为非具象的表现符号,散发出冷峻的思考品质;有的体现出了对东方装饰艺术和后现代“满幅绘画”去中心性的借鉴,还原绘画艺术的平面性美学;还有的则赋予水墨以惊人的造型力量,记录城市在艺术家心中充满体块感和色彩感的情感印记。
本次展览意在“叁言”,即“叁人之言”、“叁家之言”,水墨作为艺术家的表现语言,在当代需要我们注入参天贰地的雄心和勇气,超越绘画形式的界限,为艺术家写天物、万物,写心物。
上一篇: 书艺问道--吕敬人书籍设计40年
下一篇: 回溯千年·刘长青浮世绘之“清明上河图”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