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制”于洋个展

  • 展览时间:2018/05/12 — 2018/06/151411
  • 展览空间:成当代艺术中心
查看更多详情

情感激发物性的释放


裴刚


于洋的作品经过叙事性的写实阶段和超现实语言构成的多元实践,进而逐渐剥离出情感、现场、物性三者共同作用的潜在力量。他常常被寻常之物“刺激”,因而有了一件件“偶发”的作品。


他试图把一段段丢失在时间之海中的记忆与当下正在身处其间的现场,形成与未来对话的关系。在于洋而言,那些木、石、铁、线皆因“制”而勾联了时间、空间之网,当偶然相见的物与之相遇时,关于形色、体量、冷暖等趣味的重组与调度,轰然重启。


把不同体量、温度、质感、色彩、线条的物,“制”作重构,最终“置”于相互作用的空间,呈现出作品的精神性。


在他的创作实践中被弯曲的金属,破碎的石板,重新拼接的树枝,如同闪烁在时间、空间之网中的情感归属物,不仅是创造的原动力,同时也是对物性的释放。


于洋作品中不确定性、偶发性的线索离不开情感的作用,这也把他的作品与单纯的形式变化和物性的直白铺陈形成了根本的差异。


成当代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展览“置·制-于洋个展”将于2018年5月12日开幕。本次展览是艺术家于洋的首次个展,展览展出了于洋2017至今最新的15件雕塑作品。于洋生于1986年,201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于洋的创作媒材大多以木为主。木是向上生长的,是自然地产物,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于洋在创作过程中将木的这种原有的物质属性打破,并借用外力不断地转化、修饰和偶然性的介入其他物质相互拼接来研究多种物质之间的新的物态表现力与物质结构关系。在他的创作实践中还有些被弯曲的金属,破碎的石板,重新拼接的树枝,如同闪烁在时间、空间之网中的情感归属物,不仅是创造的原动力,同时也是对物性的释放。


于洋的作品经过叙事性的写实阶段和超现实语言构成的多元实践,进而逐渐剥离出情感、现场、物性三者共同作用的潜在力量。他常常被寻常之物“刺激”,因而有了一件件“偶发”的作品。他试图把一段段丢失在时间之海中的记忆与当下正在身处其间的现场,形成与未来对话的关系。在于洋而言,那些木、石、铁、线皆因“制”而勾联了时间、空间之网,当偶然相见的物与之相遇时,关于形色、体量、冷暖等趣味的重组与调度,轰然重启。把不同体量、温度、质感、色彩、线条的物,“制”作重构,最终“置”于相互作用的空间,呈现出作品的精神性。


于洋作品中不确定性、偶发性的线索离不开情感的作用,这也把他的作品与单纯的形式变化和物性的直白铺陈形成了根本的差异。恰恰是于洋偶置的创作特点,以之研究多种物质形成的新物态的表现力与物质结构关系,也为于洋的艺术探索与实践带来了无限的灵感,且总是能给观者独特的观赏体验与解读。这种偶置的创作特点也赋予了于洋作品的独特气质。


展览将延续至2018年6月15日。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