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巷弄里的灵光”台南私人美术馆大新美术馆开幕
45位两岸当代艺术家、近百件展品 串起一甲子的美术史
由台南企业家王庆祥夫妇成立的大新美术馆,继广州花都馆成立后,台南馆于3月24日正式开幕。开幕展敦聘知名美术史家萧琼瑞教授担任策展人,以王庆祥夫妇长年的收藏为基础,再邀集两岸老、中、青三代当代艺术家近50人,推出“巷弄里的灵光──两岸当代艺术展”,免费开放民众参观。
萧琼瑞表示,“巷弄”是台南古都特有的文化,在看似不起眼、狭小,乃至无尾的巷弄中,却蕴含了台南府城丰富的历史纹理和文化魅力。位在台南小北巷弄中的大新美术馆,正是这个文化古都令人惊艳的新亮点;艺术作品闪耀的灵光,正像台南小吃的迷人魅力,招引识货的知音,前来共品同赏。
“巷弄里的灵光”作为大新美术馆台南馆的开幕特展,凸显了创办人王庆祥对两岸当代艺术接触、支持的一定高度;而这样的机缘,起于资深艺术家、前国策顾问李锡奇的引荐与介绍,历经多年的收藏,王庆祥夫妇从背后的支持,转为积极的倡导,包含横跨两岸征件的“大新两岸青年艺术创作奖”,提供巨额奖金,支持赞助年轻艺术家创作,更以驻村、交流、收藏的多元性手法,让两岸当代艺术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巷弄里的灵光”精选45位两岸具代表性的不同世代、不同风格、不同媒材、手法的杰出艺术家参展,包含华人抽象大师朱德群、赵无极,杨识宏、李明则、梁任宏、颜顶生、柳依兰等受瞩目的台湾中生代艺术家,及罗嘉惠、闲原等新生代艺术家。近百件展品,包含油彩、压克力、水墨、复合媒材等平面绘画,及立体雕塑、装置等,构成颇具抽样性与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展。
萧琼瑞表示,参展艺术家的年龄跨度,长达一甲子,这段时间也正是两岸政局变迁与时代转折的重要阶段;在艺术的表现上,也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多元表现。
台南当代艺术,近年来在公私合力推动、经营下,呈现颇为蓬勃的景象;大新美术馆的成立,为一向深具活力的台南文化活动,再添一股强劲的力量,也是成功企业回馈社会的又一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