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当代艺术家群展暨华山艺术馆开馆展

  • 展览时间:2018/03/30 — 2018/06/301013
  • 展览空间:华山艺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的前身是在艺术、工艺美术、设计领域声名显赫的“华山美校”。


1980年,华山中学首先在高中阶段创办美术师范班、美术动画班,后来陆续开办装潢设计班、室内设计班。华山中学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设计公司等单位展开联合办学,开创中等美术教育之先河。此后华山美校规模渐大,声誉渐盛,蓬勃发展。


1985年,上海华山美术职业学校正式挂牌,学校随即与上海工艺美术公司、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华东建筑设计院等形成校企联合新局面。


1995年,华山美校、静安职校、逸夫职校合并,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正式成立。


2010年,学校正式挂牌成立“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后更名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附属高级中学”。两校品牌优势叠加,彰显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一代又一代的华山美校校友们,在各自的行业中,谱写着壮丽的篇章。


更重要的是,他们依然饱含着对母校的深厚情感,都把“华山”视为自己重要的标志与记忆,为母校的发展不遗余力。


2018年,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目标、契合区域经济文化发展需求,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全新成立公共艺术场馆——华山艺术馆。


艺术馆坐落于巨鹿路校区内,前身为上海老洋房,这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开设艺术馆的中等职业学校。


本次华山艺术馆开馆展集聚了17位华山美校毕业的知名校友及在此任教的专业教师的20余件作品,作品涉及多门类、多领域;年龄涵盖了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以期呈现华山美校校友们开放、多元的艺术风貌。


这次艺术展主题为“源”。策展人吴笠帆认为,“源”诠释着从本我到不断变化中的探索,也是表达艺术观的一种语汇,经过无数决定与否定之后的一种状态,抑或是进行中的一些思考:“‘源’可以细分为一个结构,亦是运动中的过程,它更是一种长久不息。艺术家在思考自己的艺术观,阐述自己对生命、社会和自然现象的一种态度,始终呈现出当下最真的‘源’。”


未来,华山艺术馆将融合教育系统、各界校友、文化团体、社区等各类资源,通过开展贴近学生的专业性、学术性艺术展览、公共教育课程等活动,秉持传承优秀艺术文化,拓展全球艺术视野的理念,将真正成为学生艺术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实践基地,成为学校、学生对接社会的桥梁,同时亦期待成为面向公众开放,开展广泛的艺术交流与研讨的艺术教育新地标。


借由华山艺术馆的开馆首展,展览不仅是华山美校校友们的艺术盛会,也是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的一次全新启航。


让艺术之火,得以生生不息。


风筝不断线


华山美术馆开馆展序


——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沈蓝


旧时说“馆”,意思不少,其中有两个意思我们很珍重——“教馆”、“馆地”,也就是学习和展示的地方。“华山艺术馆”——就是兼具这两种功能,显示这双重价值的这个——“馆”。


能够被称作馆的地方,肯定是有点故事的地方,肯定是有点文化的地方,肯定是有点沉淀的地方。华山美校——逸夫职校(上视附中)……牌子的更迭是时代的需要,但无论是艺术精神,还是教育本质,长在。在眼下的文创经济时代,这个学校,这个“馆”,必然应有更多的担当,更多的作为。


于是,有了这次开馆的首展。20多位曾在这里学习或工作过的艺术家自愿聚集,献上他们的作品,向“过去”汇报,向“未来”出发。(他们说:没有当年那块基石,就没有今天的高度。)


“我的风筝不断线”。且以这句话向“华山艺术馆”开馆展的20多位艺术家致敬,也以此激励今天的在校学子延续优秀文脉,汲取力量再创辉煌;同时祝愿我们这样一所特色学校在教育改革的蓝天下飞得更高远,也始终紧紧维系教育本质——贴近学生所求,贴近社会所需。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