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视域”当代艺术展

  • 展览时间:2017/11/30 — 2017/12/031299
  • 展览空间:上海市上海世贸商城展览中心
查看更多详情

美学的生活,

就是把自己的身体、行为、感觉和激情,

把自己不折不扣的存在,

都变成一件艺术品。

——米歇尔·福柯(法)


“视域”即进行领会或理解的构架或视野,以上米歇尔·福柯的这段话以极其开放的视角阐明了美学生活的真谛,并由此延伸了三项可能的内涵:一、对艺术与美的欣赏、享用;二、对美的创造并由此得到快乐;三、以优雅的态度把自己与生活雕琢成美不胜收的艺术品。在艺术形式多元化、全球化的今天,个人作为一个历史的存在者都处于某种文化之中,并因此而居于某个视域之中。所以,无论对于观者还是艺术家,要获得“美学的生活”,使艺术创作获得提升的可能,其必须以开放的视野与角度来审视、解释、描绘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一个人的视域就是一个人的生活世界。本次展览所选的艺术品都是艺术家从自身视域出发,对自我生存经验与状态作出的差异化的视觉表达。


以向世奎、史彦青、刘兵为代表的三位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注重对场景、情节的具象化描写与刻画。 向世奎、史彦青将现实中的人物场景抽离出来,经过思维的加工对其进行有意地编排与组合,旨在探求在特定的语境中人与人、人与现实的相互关系与心理状态。刘兵则将视角投向动物世界,用绚丽的色彩在画布上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颇具趣味与寓意的故事情节。


如果说以上三位艺术家多采用具象化叙写的方式描绘生活中场景与情节,那么以孙源、刘平、周轩艺、丛丛、杨虎、李书天、周英俊为代表的艺术家的作品则多采用抽象化叙事的手法来表现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象,他们综合了生活中无数单一表象——人、树木、火等,经过提炼最契合的元素,叠加出微妙的痕迹与纹理,极具设计感与形式感,天马行空式重复的笔触与线条使画面秩序化、整齐化,并形成和谐且富于节奏感的视觉效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郭瑞峰、吴仕奇、刘慧芬、韩莹四位艺术家分别以玻璃作为材料进行艺术材料与工艺的探索,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视觉表现形式。这些雕塑具有丰富的外在形式,有类人形、山形、鱼形、月牙形等不同的形状,这些外在的形式是艺术家对人与自然长期思索的结果。而作为材料本身的玻璃具有许多特质,其中最为突出是“四维性”,材料本身具有捕捉内部的光线的能力,光线的引入能引发人对空间情感上的波动与共鸣,能够标志时间并且表达着它的空间常常具有特别的感染力与动态的韵律。


与上述不同的是,郭苑舒、麻进两位艺术家的作品或多或少涉及到传统文化元素与技艺再解读、再运用,同时适当地注入高科技与当代艺术的新观念,立足于历史跟文化和现实的碰撞境遇,以便营造出的一种颇具开放性与融合性的视觉语言,从而消解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造的界限。


在这个多元与多样化的时代,拥有不如共享,共享不如开放,唯有开放,才能保持永不枯竭的创新活力。这些作品必将将当代艺术推向更加多元与开放的视域,与此同时,我们需要用更加开放、包容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当下的文化。


——彭泽云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