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初见李小如的楷书,似入昆曲《游园》之境,小旦扬起水袖款款走来,清丽悠然的唱腔落在纸上,便成一行行古朴简雅的书法。一笔一划,不紧不慢徐徐而出,如铅华的泥塘里生出的白莲,清气沁脾。回味时分,恍惚误入桃源,穿梭在华夏文化长廊,汉隶魏碑,“二王”法帖,晋唐写经,明清诸家风采,皆糅合在他的笔下,形成深涵内蕴的鲜明特质。
现代人对书法的理解多停留于书写层面,而忽略其背后厚重的积淀。把字写得妙趣横生,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思想的深度,绝非朝夕之功,须终日埋首卷牍,广泛饱览历代碑帖及理论,同时笔不离手,日积月累大量的练习,将所学用于书写实践中,反复摸索推敲,这个过程堪比“铁棒磨成针”的历程。对此,李小如深有体会,五岁在父亲的影响下习碑帖,先后师从林君选、麦华三先生,在苦练中打下扎实的功底,从而进入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收放自如之境。
佛容为弟子,天许作闲人。文人书画的风采神韵皆由“闲”而来。闲情雅趣,即为内心腾出空间,在艺术的熏染中发掘着生活的意趣。人生不止是“菜米油盐酱醋”的庸碌,还得有“琴棋书画”的闲情。从热爱书法到以“书”为业,李小如不断做着减法,直至书写布满每日的时光。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修为,达到一定的高度已然不易,入“道法自然”之境,得“无法之法”更为罕有。
在几千年浩瀚的文化面前,书法不再是人们日常书写必备,转而成为公众熟悉而又陌生的艺术,在当代中该何去何从?是另立炉灶,以夸张出位博取关注?还是立足传统,在传统的水渠里开劈支流?基于对当下书坛的些许浅思而策划此次展览,以“如许闲人”作为主题,“闲”中生妙有,既是李小如作品的写照,亦是对传统的回应。带着传统与当代双重烙印的书迹,有种特别的吸引力,似乎是从心里生长出的欢喜,莫看翰墨闲如许,人得清气满乾坤。
君慧
2017年11月20日
艺术家简介
李小如,1955年生于广东佛山,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楷书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史馆书法院院长、佛山市文联副主席、佛山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佛山书法院院长。被誉为岭南书坛实力派书法家。
李小如五岁开始临习碑帖,先后跟随林君选、麦华三先生研习碑帖,后潜心攻写小楷,以二王为根基,兼习文征明及晋唐写经,广收博取,草情隶意寓于其中;行草则泛取颜、米及明清诸家,并以书入画,花鸟、山水兼擅,形成其清逸俊秀风格。誉为一九七七年美术作品入选全国美术展览,书法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二、三、四、六届书展,并获全国第四届书展三等奖,并入选全国第四、五、六、七届中青年书法展、全国第一届正书展、全国第一届行草展、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展、全国第一届扇面书法展、全国首届“兰亭奖”书法展,以及香港“中日书法交流展”、台湾“当代大陆书法精英展”、日本“当代中国著名书法家百人展”、日本“第一届中国代表书家作品展”、广东省第五届鲁迅文艺奖——书法奖。
作品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书法卷》、《全国著名书法家代表作作品集》、《中南海珍藏书法集》。出版有:《李小如书法作品选》、《李小如书画集》、《中国书法大典· 李小如书法集》、《当代楷书名家作品集·李小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