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国匠”当代苏州园林与生活艺术展

  • 展览时间:2017/09/30 — 2017/11/18991
  • 展览空间: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查看更多详情

地处太湖东岸的苏州,别称“姑苏”,出自《国语》,距今已近二千五百年。


千年前流行的“苏常熟,天下足”,延续至今。


五百年前的江南地区,无论是“五府之说”,还是“八府之说”,苏州府都始终名列前茅。就其背后的原因,皆因当时文人雅士倡导的文化生活,所起到的作用。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书画、古玩、典籍之流通、收藏、题识的鉴赏活动。这也代表了中国人对清雅生活和艺术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


再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皆因当时的苏州,聚集了天下能工巧匠,使得江南的生活,文化氛围浓厚,艺事活动频繁,有了手艺与物质的基本保证。文化活动一时间成了江南士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百工手艺起到了至关重要及功不可没的作用。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将于2017年9月30日—11月18日举办的「江南国匠——当代苏州园林与生活艺术展」即以苏州园林与传统手工艺为对象,在当代的博物馆建筑内,以现代的眼光及学术的高度,研究和展示苏州手工艺的发展现状,也进一步展示当代苏州的园林与生活艺术。展览将于9月30日下午2:00开展。


为了更好地还原苏州园林场景及手工艺品韵味,展览大胆采用了在建筑内搭建建筑、在五个建筑空间中灵活切入苏州工艺的展陈方式,给观众新颖的观展体验。


策展人之一也是展览的空间设计师王欣教授认为,园林是文人内心的外化,是自我文化态度的空间性确立,是风骨风范的全景呈现,以言说山水的方式表白心迹。


展览空间分为五幕,分别分布于民艺博物馆的1、2、4、5、7号厅:

➀  屋山望远 :园林,是登高望远的忧思;

➁  入川眠波 :园林,是面向溪山的心航;

➂  出入图画 :园林,是诗酒联欢的醒醉;

➃  一角容膝 :园林,是不群居角的孤傲

➄  别壶去处 :园林,是在家出家的反省。


展览总策展人之一的吴光荣教授介绍,当时的苏州文人热衷的书画、古玩、典籍之流通、收藏、题识的鉴赏活动,代表了中国人对清雅生活和艺术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苏州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文化氛围浓厚,艺事活动频繁地方,这其中百工手艺起到了至关重要及功不可没的作用。


今日苏作,在国家各项政策的倡导下,参与的群体也超过了以往。所做作品都极有新意,在传统的基础上有继承,亦多有创新。展厅中将展示古琴、玉雕、鸟笼、团扇、折扇、苏绣、砖雕、盆景、桃花坞年画、家具、核雕、铜炉、缂丝、漆画、赏石、澄泥石砚、蟋蟀盆共十八种苏州工艺。而在每一类的工艺展示中,除器物雅玩之外,还将展示制作工具、材料、制作过程等。


同时,展览期间还将举办「民艺大讲堂」,推出各种工艺相关的系列学术讲座,以加深艺术爱好者对当时苏州文化生活的认识。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