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著名诗篇《蜀道难》,描述的就是穿越古蜀道的艰险,这条连接长安和成都的古代“高速公路”,实际上是穿行于秦巴山区多条古道的合称,古道起自长安,途经险峻的秦巴山脉,终点在成都。
蜀道打破了秦岭与大巴山脉之阻,沟通了中原地区与四川盆地的联系,在中国军事史、社会史和文学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多件重大史实相关;历史上,中原人口数次通过蜀道向四川大规模迁入,对中国社会文化和人文地理状况产生了巨大影响。无论从文化遗产还是自然遗产,蜀道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
蜀道,不仅是一条融贯上古巴蜀文化、秦汉文化、三国文化、大唐文化的人文线,不仅是一条齐雄险峻的风景线,它也是一条连接广元、达州、巴中等四川多个精准扶贫主战场的扶贫线,是一条资源丰厚又亟需统筹规划、开发保护、优化打造的发展线。
蜀道,这条惊险奇绝的古道,跨越了3000年历史。2015年,蜀道正式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预备名单。申遗大文章,蜀道新机遇。为了助力蜀道申遗活动,用形象生动的绘画语言展现蜀道之厚重、蜀道之奇美、蜀道之价值,由成都画院发起,重庆画院、陕西国画院、四川省诗书画院、西安画院、四川当代油画院共同参与,三省(市)六画院联合蜀道采风写生和展览。并借此机会,举行三省(市)六画院院长论坛(简称“秦岭论坛”)。
上一篇: 迎接党的十九大:浙江人--浙江当代艺术家作品展
下一篇: “意在山林”当代中国山水画邀请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