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不立”于航个展

  • 展览时间:2017/08/20 — 2017/09/20680
  • 展览空间:十方画廊
查看更多详情

文/厉揭


当代艺术在中国超极权的政治生态中严重滞后及至于病态。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种种交缠中,当代艺术的合法性危机作为一粒种子萌发于其肈始之初。


故而在当下的语境当中,对中国自有艺术传统的“重写”(re-writing)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应有之题,也是艺术创作的必然之义。这亦是解决中国当代艺术身份合法性的必经之道。


孔子言“三十而立”实际上指的是“立于礼”而非“游于艺”,”三十未立“自是谦词,事实上于航作品的意境、摹写已现新的绘画曙光,加之于其后持久的修行、读书、思考会将嵩山一了画派的精神传承至久。


青年画家于航与众师生一道,虎踞嵩山,试图打开传统绘画新生之可能,实在是目前不可小觑的新生力量。


余题诗一首:

昂首攀中岳,

翻身摭北辰。

举头嵩山望,

无我这般人!


写给于航


于航的画很洋气,炫目放纵,完全裸露了他这个人的性格丶心思丶情绪,这是很了不起的,因为他笔下的内心呼吼与挣扎是赤诚丶直接丶毫无顾忌的。他的画里总是弥漫着一股颓废丶绝望丶疑惑丶甚至愤怒的情绪,这很酷呀!艺术家本来总是精神分裂丶忧郁不安的,因为对乱世乱象与自我敏感的天性是一种难得的精神品质。身处虚伪混乱的平庸恶世,画画的还都他妈天天假装文人气、张口闭口离不开宋元庄禅丶还要天天挂满佛珠闻香抚琴唱戏装神弄鬼的,净闹笑话了。


于航上山四年,脱胎换骨,雄猛精进,简直换了一个人。他说:"如果不上山,自己在上海可能就吸毒了。"上山了,在上海养成的恶习被中原厚土埋葬了,四年的山风打磨丶洗砺丶锻造,去蔽透莹,灵敏的天性在嵩山顿然明澈,开始诚实的面对自己,疯了一样的扑上去为自己画画,他明白了只有这样才能活的更象一个人,更是自己。


无论他画的菩薩、天使丶山水丶人物丶还是近来的骷髅,都是抽象与意象之间的精神图象,能看到他率性帅气的笔触,但是他很会收得住自己的情绪,笔下总有拙朴的线质在牵制那些帅气不至于油滑轻浮,并且会将非绘画的偶然性与败笔丶涂鸦似不经意的植入。更能感觉到他色彩从前二年阴晦黑气里渐渐变得明亮欢喜起来,尽管画的有怒气狠劲,但心境大大的松动欢喜起来,画面自然也空灵透气了。


画画是一辈子的事儿,急不得,养好气,自然生发。孔子牛B,可以三十而立,我等野人当然三十不立了,于航有了今天的作品,说"三十不立",实际上内心充满了骄傲与自信。


一了

2017.8.16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