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12月底,艺术家赵洋将于关渡美术馆举办在台首次大型专题展览,预计展出20馀件精彩作品。出生于1970年,赵洋深受诗歌和经典名著的影响。他曾在一家出版社裡多年担任编辑工作,日日生活在书海之中。相对于同辈的艺术家,这样与众不同的背景使他的画作既丰富又极具感染力,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美学语言,会通中西、融贯古今。此次展览的构思主线为「恐惑」(Das Unheimliche)。这是精神分析学之父佛洛伊德发明的概念,用于描述日常生活中理性的断裂带来的不适感。事实上,赵洋艺术中的奇幻和怪诞的笔触源于他常将生命的不同层面加以叠加,游走于「万物之间」。此外,其作品在展出中艺术家会毫不犹豫地对自己的一些作品进行重绘,甚至用其父亲的作品加以改造。总之,赵洋创作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不确定感和对过去的回顾。
此次展览在关渡美术馆的二楼举行,分为三大主题。第一部分主题为现代性和当代世界。在赵洋的艺术中,当下常常是腐坏、暴力、甚至像噩梦一般的。在这一部分观众会欣赏到艺术家最早期的作品,其氛围比后期的作品更为黑暗。杂交的生物,时不时出现的畸形动物,与汽车、垃圾场、废弃的房屋、旋转木马亦或是发电厂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地点和事物混在一起。赵洋向我们展现他眼中的那个孤绝世界,其实与我们每个人的世界都如出一辙。
在展览的第二部分,艺术家展现的是自然——複杂而原始的自然。赵洋出生于吉林,热爱穿梭于群山峻岭,并对回归本源有著一种无法言述的渴望。因此这部分作品呈现的是诸如狩猎、风景等古老主题,也是艺术家的典型风格。例如,狩猎成为了一种简单的觅食活动,与自然母亲紧密相连。
赵洋独具特色的肖像艺术佔据了展览的第三部分,以神话和传说为主题。画家不仅再现了包括《白蛇传》在内的一些民间故事,而且形成了一个极具个人色彩而无拘无束的神话世界。例如他在画中召唤的美人鱼和半人马,这些形象融合了他本人对于原始主义的理解,构成了一个狂野的、理想的人,一个回归自己根本的人,一个与世界和谐相处的人。 上海当代艺术馆即将呈现日本当代佛教艺术团体S-VA-HA的特别项目“香格里拉SHANGRI –LA”。 香格里拉,于现代被认知为‘东方思想中某种理想乌托邦的代名词’。
以此为契机被广泛用于亚洲圈的度假胜地酒店的名称,或者是流行的标题与主题。而在本次项目中,S-VA-HA带着自我批判的意识,将展览名称命名为香格里拉。
当代佛教艺术团体S-VA-HA于2012年成立,之后进行了一系列在各种灾难地或战争遗迹相关场所进行“诵经与朗读资料”和“运动的佛像舞踏”为主的行为艺术,完成了命名为“Ceremony for……”的系列影像作品。本次展览将展出S-VA-HA与影像作品有关的一些视觉作品,以及三位成员各自的很多小型作品,这些作品都受到了佛教艺术图像的影响或启发。整个展览现场将被布置成类似于某个观光景点的旅游纪念品商店,随意而有点纷杂。电子公告牌和霓虹灯将在展厅墙面上闪烁。
带着批判的意味,S-VA-HA将这个展览以有着东方天堂之意的“香格里拉”来命名。因此,这个展览中的“香格里拉”也就失去了《消失的地平线》中描绘的“亚洲欧陆风情度假区”的意象。 而是借题发问: “东方天堂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应该向何处探寻?”
<上海当代艺术馆 艺术亭台MoCA Pavilion >
MoCA 艺术亭台是上海当代艺术馆于 2015 年筹备开放的全新艺术空间,旨在通过广泛地展示一系列的艺术项目来支持年轻的艺术家;关注新的艺术潮流,并鼓励当代艺术中的各种实验与创新。同时,努力营造一个独特而开放的环境,让观众们可以自由地观看和了解当代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