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静方可作画,因为内心的痕迹会留在画里。单纯宁静美是此次三位女画 家画作的共同特征,也是其作品的审美价值之一。在她们的画里、有轻轻的细雨、淡淡的笑声;有清风穿行的琴声、细语飘飞的弦音。
向莉和娅玲把强烈的色彩调教成一种温柔和协调,把横竖浪漫的笔触编织成一种秩序和节奏。两人把学术目标定位在传统油画美学的基础上,注重用笔用色用油和作画步骤,较多的追求油画独有的绘画特征。看得出俩人在这方面付出努力后的可喜成就。而张彦却把眼前的所有自然形色都挤压在自己的审美薄片上,试图让人不再费力地在追究时空关系。 在她的画里,很容易的看到童画的影子。不知道这是否是她有意保留一份童趣而让作品发挥另一种魅力。
她们都在用自己所喜爱的方式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在她们的作品里,我看到了春光、灿烂、自在和美好,享受到作品中流淌出来的单纯宁静之美。
杨作霖撰于龙湾一号 2016.10.17
2016年11月29日在云南昆明,有三位女画家将在虹山东路的昆斑美术馆,举行名为《房间里的宝石》的画展,张彦、宋娅玲和普向莉是3名热爱绘画,年龄不同的云南女画家,她们共同为画展取名为《房间里的宝石》这样一个特别的名字,就是为了想告诉大家,她们的绘画就像宝石一样,会让拥有这些画的房间闪闪发光,你要不相信就来看看这个画展吧。
张彦:1980年出生于云南昆明,2001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本科,之后一直从事纪录片导演,绘画创作的工作。 曾获得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纪录?中国》全国金奖。 现在就读于云南大学影视人类学硕士。 云南风景画协会会员。
张彦说:那年我14岁,正在无休无止的云大附中考试与长满荆棘的青春中没有出路,突然我遇见了绘画。绘画与我就像沙漠里的旅者遇见透明的泉水一样,心灵一下找到了出口。就在这泉水边,我安静了下来。 那时候我就在想,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可以跟随她走完一生的出路。果然,在之后的生活中无论遇见什么,只要知道我还可以画画,心里一下就安静了,坦然接受一切。 也许,我不一定能通过绘画获得很多金钱,但是,我的每一张画必定是我的灵魂与这个世界碰撞的结果。欢迎你来到我的世界,看看一个年轻的画家是怎样用灵魂和笔来描绘这个世界。
宋娅玲:1981年生,毕业于西南大学美术学,之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云南风景画协会会员。
宋娅玲说,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到白描连环画就为之深深着迷,那栩栩如生的线条引领我走进中国画的大门。大学时主修国画,工笔的秀润,写意的气韵让我领略了中国画的含蓄、朦胧与混茫的美感,在笔墨技法中寻找诗的意境。后来接触油画,更加沉迷于色彩的世界,师从杨作霖老师学习油画多年来,在笔法与色彩之间不断探寻美的独特感受,美好的形式启迪我不断前进。
普向莉:1985年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亊大学教学十余年;1997年游学海外,在加拿大乔治布朗学院修美术;2011年在清华美院高研班修油画;现为云南省油画学会会员,昆明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昆明市风景画学会会员。曾数次入选省市艺术作品展。
普向莉说:我对大自然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在风景画写生的过程中我会将自己的感情带入画面,以自己的视角把对大自然的感受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心灵更加纯净,更贴近自然,我把这种感受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就会在我的画布上出现情景交融的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