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是由很多地区、文化与社会组成的。亚洲当代艺术折映着如此多样的环境、文化、历史以及区域性特征,传达层出不穷的故事。我们可以这样提问:艺术的多样性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中间,会提供互相理解的平台吗? 如果由于没有历史背景与知识,所以不能理解的作品的话,我们怎么对待这些作品?譬如,那个表达特定民族的传统衣服和饮食呢?如果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不能理解它的意义的话,不能说所有的人都欣赏那些作品。
但将艺术看成一种语言的话,这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英语就那样,在全世界的语言中,由于种种理由,它成为了最多人理解的普遍的语言。艺术也如此,虽然它在一种区域开始使用的表达方式,经过更多的人们接受的过程,像英语成为共同语言那样,成为国际标准。
即使它是带有区域的特殊性或者特殊内容以及表达方式导致很难理解,但我们通过学习作品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会解决那些问题。我认为,这就是新时代的艺术要求我们的。这样一来,这世界会变成充满新的东西、不断地学新的东西、其乐无穷。如果有人对此感到费劲,他们还没有机会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世界充满着学习的乐趣。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欣赏艺术的行为意味着无限的知识交换,给对方表达善意与友谊,满足好奇心,并且需要很积极的知识行为能力。
目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全球性网络的形成,亚洲艺术界的策展人中间,经常提到“国际交流”这一话题。但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主导关系,出现了不公平关系,正在经历一些副作用。美国著名学者诺姆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曾经批判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新自由主义世界秩序,指责它的野蛮性暴力。文化艺术领域扬弃不平等全球化、指向水平型全球化;是为了脱离巨大资本的影响力,为了各个文化主体提供保障。从这样的层面来看,Move on Asia可谓追求建立民主方式的策划系统,并且在保障独立性与自律性的基础上,按照策划主题,有机地扩展网络。Move on Asia团体反复地构建与解题,在水平型地展现着当代艺术界要求的时代主题。亚洲策展人网络,自从2004年,坚持举办Move on Asia。展览Move on Asia由亚洲各国的策展人与影像艺术家进行合作,揭示21世纪影像艺术的现在与未来,是一种《亚洲影像艺术节》。该活动持续举办十多年,在影像艺术界很罕见的事情,如果回顾它的活动内容,会了解影像艺术十年史,它的有机型团体系统对活动有哪些影响。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与Move on Asia共同合作,在北京举办影像艺术展,意义深远。
全球化时代的艺术应该为了扩展视觉领域以及未来更大的可能性而存在。结果,艺术的角色会为全世界人类、为更好的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作出贡献的。所以参与艺术可谓对历史和未来作出贡献。参与“798国际艺术交流中心(798International Art Exchange Center)”和参展艺术家,未来,也在围绕着这些主题,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会对更更层次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李章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