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秋韵 -- 2016中国画名家八人邀请展

  • 展览时间:2016/10/14 — 2016/10/28969
  • 展览空间:瓦窑工社.艺术中心
查看更多详情

瓦窑,南北朝末期即为烧造陶瓷器之地并兴盛于隋唐而名之。虽衰于两宋且湮灭于明清,然瓦窑之名却延至时今。


今之瓦窑不复以烧制享誉,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便以全国书画商品市场集散地而家喻户晓。瓦窑书画批发市场几十年来养活了数万乃至十数万画手,发财致富者莫知其数,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市场的萧条和国人欣赏书画能力水准的提高,以成批复制且技法单一的书画商品日渐滞销,大多门面门可罗雀。


一个城市的文化产业绝不能依赖低端的文化消费来支撑。一个没有注入本土历史和激活新文化的城市,在“文化历史名城”的招牌下,其实是一种耻辱。而今,横空出世的瓦窑工社,也许能改变旧日之风,它将本土乃至大西南等地的各种各类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驻场推出和展演,并以力推本土高品位文化艺术家为已任。


瓦窑工社坐落于瓦窑南路,这数栋建筑面积两万多平方米的老厂房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虽苍老斑驳,而主体结构尚好,设计者以独到的中西结合装置理念使这座饱经风雨的车间厂房幽静如林而不失现代阳光。


平台是重要的手段,而内容是真正的根本。


在中产阶级崛起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价值不会在沉默中死亡。它必将转化为产业价值,融进生活,成为人们生活的依托。


此次以八位中国名家颇具声望的中青年中国画名家开场展出,充分体现了瓦窑工社的胸怀和远见。八位中国名家,山水者张贤的高深谷壑,蓝凡武的风竹白鹅,韦广寿的墨色村舍,心君的轻山淡川,花鸟者蔡智的阔花大叶,张超的冷石暖荷,罗翔的欢乐颂歌,人物者张贤的众生白裤,梁寿城的侗妹壮汉等等莫不各具自态。


隔山见烟,早知是火,隔墙见角,便知是牛。瓦窑工社倘若以此为绳,且一以贯之,假以时日必定是桂林文化产业的引领者。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