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托般盛开 -- 多维的13位艺术家

  • 展览时间:2016/10/18 — 2016/11/091040
  • 展览空间:雏声初引
查看更多详情

通常对艺术的理解是,视觉的自由想象和数理的严谨逻辑是泾渭分明的,甚至是相对的。但是近代艺术史的实际发展告诉我们,艺术一直和数理逻辑息息相关。从达芬奇开始,视觉的想象就再也避不开黄金分割、几何、维度等等数理概念,而从文艺复兴开始的艺术创作和西方的科技现代性的形成也再难分清因果关系。到了西方的当代艺术,特别是抽象表现主义和勒维特的概念艺术和极简主义,举目都是历史感、个人表达和数理逻辑结合的产物。


当代中国艺术,从 70 年代末的人文热情起步,一直有着一种对数理逻辑潜在的排斥,根源在于过于看重人文历史和政治经验,过于强调视觉经验和逻辑思维的差别。在实践的层面上,中国当代艺术对于数理逻辑的排斥也和高考制度分不开:挂在文科下面的艺术“特长”考生,通常都是出于对强制的数理化的学习的反感而选择艺术门类,渐渐地就更加在潜意识中远离了原本应该是现代生存经验的根基的数理逻辑。创作的实践却产生出越来越多的抽象绘画、用数理逻辑作为支撑的装置和影像,特别是年轻的艺术家们,越来越直觉性地被点线面的关系的美学原则所吸引,但是由于缺少理论的支撑、梳理和数理逻辑的深厚传统,经常被外人斥之为对于西方后艺术时代的概念艺术的抄袭。


本次展览就是让数理逻辑清晰地进入到当代艺术创作实践中的重要的一步。所谓“花托”,指的是 torus, 多种维度的环面,用这个主题来鼓励艺术家们不要被维度所制约,不要被传统的平面、装置和影像的区分而制约,也不要被具象和抽象的硬性区分而制约,而是要大胆思考数理逻辑和视觉维度之间的关系。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