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兰华裔艺术家马蕙曾说过:“出生之际,我就知道该如何运用墨,水和宣纸...”。了解她的人都知道,这个说法并未夸大其辞。出生于1958年的她,来自一个条件优越的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位著名书法家。所以,对于水墨的研习,正如她自己所说,就像是流淌在血液里一般的自然。
如果说,对于水墨的热爱是源自她的父亲,而激发她创作灵感的动因,则是在宁夏农村接受再教育的经历:河边的黄泥、黑色的漩涡、纤夫的歌声,以及在涡流中漫无目的漂浮着的绳索。这些记忆并没有在马蕙长达28年的欧洲生活中消逝,而是持续不断地给予她创作上的营养。和第一代移民一样,也许正因为当年的经历,马蕙在远离祖国之后感受到一股更强烈的眷恋感情。从此,水墨成为她灵魂中最私密的语言,以及与祖国维系纽带的桥梁。当然,欧洲的生活也不是毫无影响。她的色彩观念逐步发展到红与黑的简约,又添加进拼贴的元素。为了凸显色彩的饱和度与亮度,体现水墨的天然光泽感,她也会使用涂有涂层的现代纸张。
尽管远在欧洲的生活给了她足够的距离,去发展和在国内的实验性水墨趋势完全不同的方向;但儿时的河边记忆,却依然是她日常创作实践的永恒源泉。
上一篇: 此时在此 -- 俄罗斯油画展
下一篇: 白骑士 -- 熊宇个人项目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