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木美术馆将于2016年8月6日-2017年1月07日举办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展览——《安迪·沃霍尔:接触》。本次展览由木木美术馆展览总监 Presca Ahn 策展,将呈现这位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一系列开创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像、摄影及互动装置作品。本次展览也将作为木木美术馆未来三年一系列重要专题展览的开端。感谢展览冠名赞助商芬兰净化器品牌LIFAair、独家媒体合作伙伴T Magazine、战略合作伙伴HUBLOT宇舶表、战略合作伙伴NUO诺金、独家出行方式平台Uber优步对本次展览的鼎力支持。
《安迪·沃霍尔:接触》将首次以沃霍尔作品中实验性的机械生产方式为中心,为中国观众呈现安迪·沃霍尔的摄影、装置、影像等多个系列作品。在沃霍尔所处的时代,这些以新媒介进行的创作曾打破当代艺术的边界,直至今日,仍以其卓越的即时性持续冲击、感染着当下的观众。沃霍尔用相机等机器创作的作品阐释了其代表作中常常被忽视的主题,既人类在时间面前的转瞬即逝。从他1960年间的极简主义电影到他短暂的装置作品创作再到宝丽来肖像照片,这些作品的技术手法使沃霍尔对时间之于艺术家与主题之间的关系进行着探索。
展览展现了两组沃霍尔重新定义人像摄影概念的作品: 20世纪六十年代创作的名为《试镜》的默片肖像系列以及七十至八十年代用宝丽来拍摄的人像照片。《试镜》系列的名字取自电影选角时通常会拍摄的短片,记录了众多艺术家、名流以及沃霍尔工作室兼社交据点“工厂”的常客,包括马塞尔·杜尚、鲍伯·迪伦、萨尔瓦多·达利、卢·里德、艾迪·塞奇威克等。
宝丽来照片系列更像是沃霍尔制作的他自己及社交圈的文件编档,沃霍尔对这种日记般地记录自己和周围社交圈的热衷,远远早于互联网时代和社交媒体带来的“自拍”潮流。
本次展览的另一个亮点是沃霍尔的装置作品《银云》,荧光的、枕头一样的作品轻轻漂浮在展览空间中。这件作品于1966年首次在纽约的里奥·卡斯特里画廊展出,观众可以随意触碰、在这些云朵中移动,成为最早将沉浸式的互动的理念引入艺术装置的作品。
此外,沃霍尔1963年的影像作品《吻》也将在《安迪·沃霍尔:接触》展出。影片拍摄一对对恋人在镜头前接吻的行为,相比接吻这一亲密行为,给人带来强烈冲击感的是,一系列的接吻镜头被连续地剪辑在一起,以及镜头极度靠近拍摄对象而产生的侵略感。这部影片没有语境也没有旁白,其中的“演员”恰恰是浪漫的电影明星的对立面。《吻》一反电影叙述传统,不描写性格鲜明的角色也不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表明了沃霍尔对于影像媒介的兴趣不止于对名流和自己的记录,而是以冷静的人类学视角,将观者推向对这一人类感情的经典表达的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