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置与模糊II--魂牵系列-王冠英油画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14/06/03 — 2014/06/13560
  • 展览空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查看更多详情

    在西方人眼里,中国当代艺术似乎就是蔡国强、徐冰、谷文达、王广义、张晓刚、方力钧等等。他们是中国迄今为止最成功的艺术出口。蔡国强和徐冰用中国的古代发明火药和印刷术作为他们主要的表现介质。从西方的观点看,这些形式映射了中国的元素:表现传统?的确!突显民族性?或许。

    蔡国强、徐冰、谷文达和王广义都先成名于欧美。他们是否可以被归类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领军人物还是属于西方观念中的世界当代艺术家?而栗宪庭定义的“泼皮式”先锋派(如方力均和岳敏君)的作品是否可以不折不扣地冠以本土的中国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的出现或许要晚于自七十年代兴起的西方当代艺术十多年。如前所述,那些领军人物多数成名于国外,所以中国的当代艺术是更具本土性还是全球性,已无需多议。但要确切地证实何时出现、如何出现,却有些难度。高名潞曾经说过,要写一部中国当代艺术史甚为困难。无论高名潞等人在《中国当代艺术史1985-1986》中如何编织各路流派,将其置于全球当代艺术的背景中来审视,他们显然缺乏地标式的作品或成就。当时所谓的“85新潮”无非是一群在读或刚从国内各艺术院校毕业的年轻人,在“资本主义式”经济发展初期对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不成熟的诠释。他们或许带些“当代特质”,但在西方的当代艺术语境里仍值得探讨。

    归根结底,还是要从当代艺术的“当代性”(Contemporaneity)来看。要释义“Contemporaneity” 这一词的确有些难度。词典里没有与之直接对应的译文,却更像是对该词的解释。如果把这词放在中文语境中也许更容易理解。新牛津英汉词典定义“Contemporaneity” 为“同时存在或发生的性质或状态”。Google 将该词译成“时代性”。由陆谷孙教授主编的中国最权威的《英汉大词典》将其释义为“同时期(性)、同时代(性)、同时发生(性)“。

    如将这些解释放在当代艺术的背景中,释义该词似乎不再是个问题,。看似更像是某种宣言。艺术评论家对当代艺术的观点通常是直白的:单一化的、由男性白人主导的现代主义艺术已寿终正寝,取而代之的是由背景大不相同的一群艺术家所带来的多样性的混合艺术形式。

    就艺术词汇学论,或更确切地说,就当代艺术语意而论,“Contemporaneity” (当代性)不是一种风格,或流派,更不是一种审美价值观。在本人看来,它不应属于一种“性质”,而是一种“状态”:一种同时间在发生的进行中的状态。它揭示了一个事实:一种当代的经历,即我们当下的生活、工作和体验。无论你是艺术家、评论家或观众,不管你愿不愿意,你已经是当下经历的一分子。

    王冠英的创作一直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他过去一直在做各种方式的尝试,一旦驾御,就意味着这种方式的结束。然而这次他不是这样:他重复自己,强调自己。玉米不过是表述自己思想和观念的载体,重置了的形象。每笔都是此时此刻状态的表现,一种当下的体验:通过远近距离的观察所产生的形象重置后具象模糊。这种方式并不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但由此而生的视觉经历却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可以乐此不疲地继续讨论中国的当代艺术到底是什么,然而要取得一种共识似乎不难:当代的艺术家(包括王冠英)无论在何地、以何种方式,只要他们在同一时期进行艺术创作,他们便是在经历一种状态:即艺术创作的当代性。这就是本次艺术展览所要带给大家的当代艺术体验。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