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泥人宓风光艺术展

  • 展览时间:2015/12/04 — 2016/02/211055
  • 展览空间: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一楼临展厅
查看更多详情

  人物介绍:宓风光,1956年出生,浙江嵊州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嵊州泥塑)传承人。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浙江泥人宓研究所所长。

  16岁进入嵊州城关木雕厂当学徒,为了学习木雕技艺,偿试先用泥块做初稿,然后再模仿雕刻,以提高木雕作品的成功率,开始与泥土打交道。1978年进入嵊州泥塑厂当创新设计员,从此走上了泥塑艺术的不归之路。曾多次代表中国赴以色列、巴基斯坦、希腊、澳大利亚、西班牙、阿曼、美国等国家作民间艺术交流。

  宓风光出身于一个普通的退伍军人的家庭,社会底层生活的艰辛和曲折,形成了他不屈任性的个性和极强的生活承受能力。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他的艺术天赋、对泥塑的钟爱、独特的思考、与人不同的追求,激发了极大的创新能力,形成了一个属于浙江的泥塑,与天津的泥人张、无锡的惠山泥人,成为中国泥塑行业的三大流派。

  宓风光的作品,根植于泥土,追逐于殿堂。从传统中吸取养分,从生活中提炼人生的哲理,善于用敏锐的眼光挖掘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在造型上大胆尝试,追求外型线条优美流畅,动感强烈。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末的西北采风,使他的作品出现了一个质的飞跃,从传统的质朴上升到心灵的感悟,精神的追求。

  2008年,宓风光实现了他多年的梦想,在艺术的殿堂——中国美院,成功举办了他的个人艺术展,得到了中国美院教授、美术评论家、美术报等专家的好评,被称为“精灵民间,才气出众”。

  代表作品主要有“中国戏剧百脸谱”、“世界首脑人物”、“三百六十行”、“老夫老妻”、“朝圣路上”、“蒙古一家人”等,多次获得各类艺术展金奖,成为泥塑中的稀世精品。

  “我的作品和荣誉只能代表过去,作为非物质文化泥塑的传承人,我最担心的就是发扬和传承。”宓风光说。

  从宓风光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浙江泥塑的传承创新之路。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更年轻的泥塑爱好者,加入到浙江泥塑的保护和传承中来,加入到中国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来!


  第一单元  弱冠入行(1978—1989)

  20世纪70年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原无锡泥人研究所所长柳家奎和他的侄子35岁的高级工艺美术师柳成荫,从无锡回到家乡嵊县,看到剡溪岸边的乌黑泥细腻洁净,砂子少,黏性好,可塑性极佳,很适宜搞泥人,就带领一帮年轻人,搞起了泥塑,创办了泥塑厂。宓风光凭着自己在木雕厂做泥坯的功夫,被调入泥塑厂当上了一名设计员,成为柳成荫的徒弟。在柳成荫的指导下,他们采来乌黑泥进行揉碾加工,增强泥土的黏性和韧性,然后用手捏塑,还将特别满意的泥塑作品翻制成石膏坯模,用泥土印模后,上色彩绘,进行批量生产,逐步形成了嵊州泥人的制作产业。宓风光参与了泥塑作品的设计和制作。

  泥塑厂的作品主要是吸收继承传统泥塑风格,遵循“三分塑,七分彩”的工艺原则,在无锡泥人彩塑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嵊州泥塑小巧玲珑,便于携带,人物形象生动,色彩上摒弃了无锡泥人的艳丽,更贴近生活,题材以民间喜闻乐见的传统戏剧故事为主,形成了嵊州泥人的自有特色。主要作品有“乔太守”、“梁山好汉”,被评为省优产品、获省玩具旅游产品一等奖。“少林武僧”、“京剧脸谱”、“钟馗”分别获省创作设计一、二等奖。


  第二单元  创业传承(1989——1998)

  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的浪潮席卷而来,嵊州同样经历了改革的大浪淘沙。面对人生道路的选择,1984年,宓风光毅然放弃了铁饭碗,创办了自己的泥塑厂——华艺工艺厂。1989年,又注册建立了浙江首家民营艺术研究所“浙江泥人宓研究所”,自任所长。

  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宓风光要按自己的意愿来创作泥塑。那时候,国家还没有出台个体户相关的扶助政策,一没资金,二没场地,完全是白手起家。“天津有泥人张,无锡有大阿福,只要自己努力,浙江也一定会出现一个泥人宓。”怀揣着这个信念,宓风光卯足了劲儿,借款、招工、创作、推销。坚持产品就是人品的原则,遵守信誉,确保质量,按期发货,开始了他的痛并快乐着的泥人创业之路。

  研究所不以盈利为目的,一直坚持七分为创作、三分赚米钱。然而,创业的路并不一帆风顺,有时候,研究所陷于困境,宓风光就外出打工,去温州、深圳,凭着自己的美术功底,为领带厂设计产品,搞油雕设计,为企业摘取了全国领带设计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的桂冠,回来后,把所赚的钱用于研究所的生存。

  从泥塑厂到研究所,宓风光根据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创作经验和审美情趣,大胆创新,作品风格为之一变。一改无锡泥人的丰满、团泥一块,天津泥人张的写实具象、色彩艳丽,逐步创建了自己的特色。走江南纤细、阿娜多姿、苗条的路子,人物形体修长,亭亭玉立,别有韵味。“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这是宓风光的创作原则。他不搞批量生产,不求经济效益,只走自己的特色艺术之路。


  第三单元  求索无垠(1998——2015)

  从1989年开始,宓风光多次长途跋涉,创作远行,深入西北、西南、甘肃、陕北采风。从浙江到西藏,他穿越30多个城市,了解了很多以前没有听说过的风土人情,并作了大量的速写,为他日后的泥塑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西北之行开拓了视野,使他的胸襟豁然开朗。广袤苍凉的黄土高原,质朴的民风,敦厚的百姓,热情奔放的安塞腰鼓,一股西北之风扑面而来。

  除了创作采风,宓风光还多次被文化部选为中国民间艺术代表,赴以色列、阿联酋、阿曼、美国、巴基斯坦、希腊、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家作民间艺术交流,使他的视野更加宽广。

  宓风光对泥塑的感情日益加深。翻阅中外著名雕塑家的作品,追溯泥塑发展的历史,走访其他行业的老艺人,借鉴各种技术和工艺,融会贯通,“只要‘米缸’里还有米,我始终要朝着这条路走下去。”他已深陷泥潭。

  宓风光的作品又为之一变。减少色彩、表现粗犷,突破了传统泥人“三分塑,七分彩”的工艺,强调“彩”是配角,“塑”是主角,让“塑”赢得了更为广泛、更有个性的创作空间,大大丰富了彩绘泥人的语言表达,尤其注重形神兼备和生活感受,并借鉴了漫画的夸张、中国画的大写意、惜墨如金等多种手法,一改纤细苗条、一改团泥一块、一改色彩鲜艳。粗犷、浑厚、夸张,色彩敷以古朴黄土风的质感,融入大西北的大气和苍劲。这时候的作品完全脱离了天津泥人和无锡泥人的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除了技巧的表现力,作品的境界出现了质的飞跃,更注重内在精神的挖掘和体现。


  第四单元:泥外之音

  艺术是一种形象思维,很多方面是互通的,这一点,在宓风光的作品中表现尤其明显,呈现出水到渠成的因果关系。幼时对美术的爱好,成为他创作的优势和调节生活的手段。因为绘画,他有了更广泛、更宽阔的活动圈。人物速写的线条、章法、画面构成、人物补景、均构划到位。在揣摩人物的外表特征时,更多地用锐利的眼光挖掘人物的心灵深处,挖掘人物的精、气、神。他的速写基本功,被学者称为“不是科班,胜似科班”,并多次成功举办个人画展。这种速写练就的素养极大地提高了他的造型能力。

  画与泥塑创作的结合,使宓风光的泥塑作品造型更加生动,构成更加洗练,色彩更加丰富,创作更具独创性。这种融入与借鉴,恰到好处地显示出艺术内在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宓风光的作品中,泥塑中有写意泼墨的笔触,绘画中又彰显出泥人夸张变形的造型,互为影响,相得益彰,别具一格。

  宓风光在泥人创作的路上已整整走过了40个春秋,在当今社会种种物质条件的诱惑下,仍义无反顾地坚持走着自己的“泥”路。信手拈来,一团泥巴在一双巧手捏把下变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这种水到渠成的自由艺术表现手法,并非一日之寒,一撮而就,而是凝聚着一生的付出和追求。

  “看似平常却奇崛,成为容易倍艰辛。”在宓风光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执着、勤奋、天赋和热爱。我们期待着宓风光在泥路上不断地创作出新的作品,也希望在泥路上有更多的新生力量加入其中。

最新展讯